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133
(2023-12-09 11:15:36)
一百三十三、读《丰乐亭记》宋文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败?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然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作记游文,却归到大宋功德休养生息所致,立言何等阔大。其俯仰今昔,感慨系之,又增无数烟波。较之柳州诸记,是为过之。
2、拙感孔见。
二吴叔侄是厚道人,评欧公此文,明扬隐贬,结到“较之柳州诸记,是为过之”。是文采过之?还是歌德颂功过之?
此篇记,精彩确实可直追柳柳州诸记。文笔流畅,娓娓而谈,最后自然归到初衷。原是一篇骨媚欲上知之文。却写得如此精彩,让读者忘却其本来目的,而醉心欣赏其山水清秀,黎庶丰乐,民风淳朴的文字之中。想来宋皇看到此文,定当拍案大加奖励。
3、感事学吟 -读《丰乐亭记》
长袖善迴舞,宰衡趋退当。
君恩茶饭颂,国事慎言扬。
才学能开宋,文游可匹唐。
忠君惟本事,多谤岂宜伤。
20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