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108

(2023-11-09 11:17:39)

一百零八、读《送杨少尹序》唐文    韩愈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昔疏、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也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路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继二疏踪迹否? 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 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 其在斯人欤? ”

 

巨源之去,未必可方二疏。公欲张大之,将来形容,又不可确言。特前说二疏所有,或少尹所无。后说少尹所有,或二疏所无。则巨源之美不可掩,而已亦不至失言。末托慨世之词,写出杨侯归乡,可敬可爱,情景宛然。

 

2、拙感孔见

我反复读几遍,遂觉此序行文之妙、情怀之曲、避嫌之谨、欲之所褒、欲之所贬,全照顾到了,在读者不经意处,把自己要说的话全说了,尤其结尾二长叹,把作者的感慨全叹了出来,堪为点睛之笔。韩老夫子不愧古文八大家之首。

 

3、感事学吟 -读《送杨少尹序》

疏受辞朝去,云车祖道张。

官民钦节操,史画写华光。

今古推崇异,往来身世茫。

乡人尊少尹,祭社有名香。

2023-1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