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79
(2023-10-07 12:14:36)
七十九、读《答苏武书》汉文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陵不难剌心以自明…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疲兵再战,一以当千,…余不满百,…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 …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昔萧、樊囚絷,韩、彭菹醢,…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
…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天汉二年,陵率步卒五千人出塞,与单于战,力屈乃降。匈奴中与苏武相见。武得归,为书与陵,令归汉。陵作此书答之,一以自白心事,一以咎汉负功。文情感愤壮烈,几于动风雨而泣鬼神,除子卿自己,更无余人可以代作,苏子瞻谓齐梁小儿为之,未免大言欺人。
2、拙感孔见
读之再读,几次抚案长叹,真二吴所评“文情感愤壮烈,几于动风雨而泣鬼神…苏子瞻谓齐梁小儿为之,未免大言欺人。”
坡仙才调无伦,他讲此篇非李陵之作,自有他的理解,说出无妨。但“齐梁小儿”语气狎猥,二吴评他是大言欺人,岂止于此,我看是恃才傲物而大言欺人了。实非君子所为。
汉武开边,北逐匈奴,确是雄才伟略。但偏重卫、霍、广利等外戚,余将轻之,有其私而不公、严而不仁之误。
3、感事学吟 -《答苏武书》
衡阳曾困守,惨烈动人寰。
国士舍生死,狂倭失色颜。
李陵降汉贼,苏武得归还。
殊调别天地,是非分辨艰。
20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