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77

(2023-10-02 11:05:49)

七十七、读《治安策一》汉文  贾谊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优,其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天子春秋鼎盛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 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于秦之世乎?假设陛下居齐桓公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臣又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假设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

天下淆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惠至渥也,然其后七年之间,反者九起。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齐,元王王楚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 臣又知陛下下之不能也。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汉法令非行也。

召之安可致乎!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征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而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胡不用之淮南、济北? 势不可也。

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令海内之势如身之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割地定制,令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一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是篇正对当时诸侯王僭凝地过古制发论,主意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句。此句以前,言不若此而治安之难。此句以后,言能若此而治安之易。起结总是勉以及时速为之意。虽只重少同姓力,却将异姓层层较量,尤妙于宾主之法。

 

 

2、拙感孔见

贾生此策,实犯皇亲国戚大忌。为帝制集权冒死进谏,不计生死。忠勇可表日月,所论确为当时安邦治国良方。只叹刚直有余,缺了些触詟说赵太后的委曲求成,非成熟的政治家所为,缘由年轻血气方刚。

 

3、感事学吟 -《读治安策》

尾大实难掉,权分诏不如。

丹心为社稷,忘死间亲疏。

久治论安策,鉴前诛伐书。

庙廊皆此子,王气永无虚。

2023-9-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