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12

(2023-07-04 11:22:04)

十二、读《介之推不言禄》僖公二十四年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晋侯从亡者,介之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猬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晋文反国之初,从行诸臣,骈首争功,有市人之所不忍为者。而介推独超然众纷之外,孰谓此时而有此人乎?是宜百世之后,闻其风者,犹咨嗟叹息不能已也。篇中三提其母,作三样写法。介推之高,其母成之歟。

 

2、拙感孔见

左传此篇,虽是赞介,但似又不以介全对。如文中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是介之推对晋文公及从游邀功之臣的共责吧? 尤其是难与处矣四字,更是决绝,不愿再辅文公了。

介推功高不居,自是高节清操。从游十九年的众臣争封固然不妥,然则晋侯有封,众臣得赏也是当时的常理,说是“下义其罪,上赏其奸”我觉得是有点过了。继而更得出“上下相蒙,难与处矣”的结果,毅然离隐。

始禄未及介是晋侯不对,觉察后“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可否理解为晋文之误,不是诚心而为的? 知错改之,晋文应非难相处之主。

 

1、感事学吟 -《介之推》

龙游于野护从飞,风起云腾廿载归。

舟上君王踌远霸,途中文武论余威。

不堪贪盗羞臣伍,远隐贫耕唯母依。

抱柳焚违君主意,茵烟寒食雨霏霏。

2023-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