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4
(2023-06-24 09:57:05)四、读《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公子彄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物,鸟兽之属。讲,习也。大事,谓祀与戎也。材,谓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也。器用,军国之资。举,行也。此言君人之道,以军国祀戎为重,以游观宴乐为轻。提出君字作主。三句是一篇之纲领。君将纳民於轨物者也。一定者,为轨。当然者,为物。承上君字转下,见得君之所举,关系甚大。轨字承凡物句。物字承其材句。观下文自见。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轨有差等曰量。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物有华饰曰采。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反收四句,以明则君不举之故。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皆所以讲习上下之威仪也。此一段,应讲大事句。鸟兽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言欲按行边境,不专为观鱼也。饰说。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2、拙感孔见
尧舜禹三代之公,夏商周三朝之仁,至春秋时虽大衰,仍有余波。所以有此文,臣子敢犯颜直谏君主,而君主不听,也不敢正驳,只能曲词掩饰。臧僖伯谏正而未成功,就敢炒了君主的“鱿鱼”。圣人叹春秋是衰乱之世,由此文看,鲁国的官场风气还能如此,却也难得。
3、感事学吟 -《史轮》
洪濛元气朴,仁德四荒行。
天物滋丰足,人心婪念生。
逆从周礼好,孰止法维荣?
王道如飘梦,七雄戈振鸣。
202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