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1
(2023-06-18 11:31:54)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
所读为中华书局出版的1963年和2008年的两个版本。63年的版本为条格笺纸竖版繁体字,注释评均以小字于每句后,是由二吴亲为的。篇前有吴兴祚(吴楚材的宗叔)的序。08年的版本是横排版简体字,注释评在文后,是由复旦大学的葛兆光、戴燕两位博导教授做的。此本既无二吴的序,也没有吴兴祚的序,只有葛的前言,倒是说明了是根据映雪堂本排印的。
几十年来,我一直将读《古文观止》视作畏途。我的古汉语功底很差。八十年代时试图阅读,记得读了也就半月,就知难而退了。
今年在网上屡屡欣喜地看到英彦老师讲译《古文观止》及评论的佳作。既让我受益非浅,又鼓舞起我读一遍的勇气。
只可惜博客网上没了交流的渠道,不能倾听英彦以及诸位老师的指教了。不然的话,大家谈文论史,其乐何其融融!体会深处,得意浓时,又何须独一人拍案浮一大白而已。
一、读《郑伯克段于鄢》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庄公似为爱段之言,实恐优居制邑,太险难除。他邑虽极大,谅不若制邑之险,适可以养其骄而灭除之。他邑唯命,四字毒甚。”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邑大可以养骄...故使居之。大叔者,张大其名...张大其心也。庄公处心积虑。”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庄公之心愈毒也。”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庄公实欲杀弟,而曰自及,故为段自作自受之语,毒甚。”
2、拙感孔见
二吴叔侄之评,我觉得有欠公允。《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左传》为《春秋》释书,宣扬的应是儒家之义,二吴之评是有违儒家之义的。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之事,主因是段无孝悌思想,种种被母纵容的恶念恶行,以致最后欲弑兄夺位。庄公平乱,逐段于共。二吴之评却将这个主因归罪于庄公不教。是舍本求末,颠倒是非了。二吴认定庄公实欲杀弟,然而最终庄公是逐而不杀,非不能杀,而是不想杀,遂有段出奔共的结果。
弟不戒己恶欲诛兄,而罪兄不教不应惩,有是理哉?
3、感事学吟 -《枉直》
武姜恹寤生,天性错移情。
弟劣求逾度,兄宽望并行。
本期新日日,何蓄煎盈盈。
报怨庄公直,二吴过正评。
202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