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德阳消息(陈晖 记者
古蓉媛)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户人家生了5个女儿,五名女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后来被当时封建社会上流社会选为“贵人”,所以有人将这里称为“五贵坪”,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贵”写成“桂”,“五桂坪”就这样诞生了。什邡市红白镇五桂坪村名字由来历史悠久。
如今,什邡市红白镇五桂坪村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农家乐从3家发展到100家
10月11日,记者随同该村文书李祥刚来到红白镇五桂坪村4组王官志家,他正在自家的农家乐里打扫清洁卫生。谈到王官志的农家乐“金碧苑”,他打开了话匣子:“现在做这个农家乐,真的是选对了,现在我很有信心,准备继续把它做大做强。”接下来,王官志还打算更换农家乐的地砖、增设休闲茶廊、改造屋后道路、增设停车位,以提升农家乐档次,吸引更多游客光临。
http://deyang.scol.com.cn/img/image/20161108/20161108172028_0817.jpg
早在2014年以前,王官志还在开货车,“那时候,每天起早贪黑地跑车,一年下来,收入不过2万多元,家里人还担忧我路上的安全,后来随着货车生意的不好做,来我们这耍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就开始谋划转行,”王官志向记者介绍到自己转行的初衷。
将自家的房子改装成旅馆,大厅开成小型饭馆,就这样,在2014年王官志就轻松赚到了2万多元。“自己在家里就能稳赚跑货车一年才能赚到的钱,还不担心出车安排,轻松,家里也能照顾上。”初次转行就让王官志尝到了甜头。
尝到甜头的王官志马上扩大规模,在自家院坝里贷款20多万元,修建起一座新的两楼一底楼房,用于开设旅馆和饭店。他的投资很快见到了回报,第二年就赚了15万元。
其实在红白镇五桂坪村,王官志只是转行跨界开农家乐的一个缩影,在当地,还有许许多多的村民都依托红白镇的优秀旅游资源在房前屋后发展了规模大小不一的农家乐。目前,据初步统计,五桂坪村的农家乐已从原来的3家发展到了现在的近100家,每日最少可接待游客800余人。
高山茶园产业支撑村民钱袋子
红白镇五桂坪村距什邡市城区仅41公里,位于红白镇西南3公里处,其红峡谷的步行栈道和自然景观早已闻名遐迩。2000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五桂坪村开始种植起了千亩茶园、千亩三木药材、黄连、重蝼。在当地,几乎各家各户都种植山茶花、桂花,其中茶花品种就有100多种。
http://deyang.scol.com.cn/img/image/20161108/20161108172031_0577.jpg
每当春夏采茶时,当地妇女们就忙碌起来,背上背篓,采摘嫩绿茶尖,然后拿到茶厂进行深加工,烘、炒、翻、磨等数十道工序后,精致的红白茶就做成了。现在,红白茶再也不是以往的几元钱一大包的初制低档茶了,而是600至3000元不等的高档次茶叶了。
由于经济效益高,种植、生产红白茶的五桂坪村村民几乎都参与了此茶叶种植活动,高山茶叶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支撑村民钱袋子的支柱产业,受到村民欢迎。千亩茶园还将依托在红峡谷旅游的客人,打造茶叶产业园,将现场演绎采茶、制茶、品茗等古老工序,让该村茶叶以手工制作工艺形成一定的知名度,推向市场,打造品牌,使茶叶生产附加值得到提升,让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受市民们喜爱的红白茶外,山腊肉、深山野生猕猴桃、深山药花蜂蜜、五桂公社豆腐乳,还有村民上山自行采摘的各种时令野菜等,也都逐渐成为了五桂坪村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特色产品。
现在的五桂坪村,村内家家户户光纤、网络全覆盖,各项软件、硬件设施齐全,游客在大山里也能够体会到现代文明气息。春天可以踏春赏茶花,夏天可以清凉避暑玩漂流,秋天可以观看满山红杉叶,冬天可以观赏银装素裹的妖娆雪景。“五桂人家”的旅游品牌正不断地吸引这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