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省朔州市:实现乡村旅游发展最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16-05-31 21:15:04)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朔州市计划实现旅游总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8.3%,重点推进一批项目建设工程。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旅游局的正确指导下,该市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初具规模。目前,该市共有乡村旅游特色村28个,乡村旅游经营户115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462人。2015年,全市累计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亿元。

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和 农事体验型特色旅游村

  依托各乡村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打造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朔州市的具体做法:围绕田园生态和农业生产,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和农事体验型特色旅游村。如朔城区司马泊村(神海湿地公园),平鲁区大辛窑村(明海湖景区)、怀仁县鲁沟村(鲁沟生态旅游园区)、应县中曹山村(天喜农业庄园)、右玉县樊家窑村(杏林沟)等。2015年,朔州市纷纷推出住农家院、吃农家饭、赏景、采摘、种植、垂钓等项目,节日期间前来游乐、摄影、绘画、DV创作的游客络绎不绝;围绕历史文化和名人古迹,着力打造现代新村观光型和人文气息型特色旅游村。如朔城区青钟村、吉庄村、山阴县河阳堡村、右玉县杀虎口村等。2015年,青钟村开发了百亩水上乐园、采摘、烧烤、垂钓等农家乐服务平台;吉庄村被评为“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河阳堡村王家屏纪念园的游客服务中心和魁星楼均已建设完成;杀虎口村建起的仿古民居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餐饮商贸集聚区,同时,还完善了停车场、厕所、游客信息咨询中心等设施,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围绕原生态古村落、民俗村堡的文化特色,着力打造古村落观光度假型特色旅游村。如平鲁区凤凰城、山阴县旧广武村、右玉县马营河村。2015年,马营河村完成了古乐楼、五神庙修复,并配套完成上下水、供电、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工程,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受到了很多自驾游、自行车俱乐部的青睐,吸引了大量游客。

联合策划专题栏目 积极开展扶贫工作

  2015年,朔州旅游局联合市农委、市广播电视台,打造了一档大型旅游专题栏目“美丽乡村看朔州”。该栏目计划走访52个村庄,完成52期节目的录制,通过常态拍摄、季节性拍摄、大型航拍等方式,全景展示朔州乡村自然和人文画卷,立体呈现朔州乡村旅游文化坐标。目前,栏目已录制完成25期。在市广播电视台播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平台等新媒体进行广泛推广,并同期制作了图书影像资料,多渠道宣传朔州美丽乡村。

  在开展旅游扶贫工作方面,朔州市一是按照省旅游局和省扶贫办安排,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申报工作。目前,右玉县的樊家窑村、常门铺村、甘泉庄村、马营河村、高墙框村、金牛庄村、麻滩村、牛心堡、破虎堡等9个村,已经被国家定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扶持,并帮助符合条件的乡村申请省旅游局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有效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素质。

扶持3-5家 乡村旅游标准化示范点

  按照国家和省级标准要求,借鉴其他省、市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标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等,朔州市制定了当地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招标,进入编制阶段。届时,当地将精心挑选3-5家旅游资源禀赋高、基础条件好、市场需求旺、资金和人才比较有保障、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乡村作为试点,联合相关部门,推进乡村旅游试点建设,以点带面发展乡村旅游,并从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稳步推行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

  据介绍,2016年,右玉县计划打造张千户岭和常门铺村乡村旅游项目,实施特色窑洞工程。应县重点实施总投资70亿元的南山生态旅游区项目。该项目集中在应县小石峪,涉及小石口、山岔、天井、双钱树等11个村庄。目前,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已编制完成,一期一段开发项目已在省发改委备案,正在办理环评、选址、土地、规划等工作,已备案立项部分总投资14.9亿元,预计2016年6月正式开工。

  除此之外,朔州市还将依托朔州生态观光旅游公路,将沿线的乡村旅游景点统一规划,连点成线,打造几条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最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来源: 山西经济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