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 乌鸦喝水
(2016-06-07 05:47:26)分类: 优秀课例 |
大班科学活动
桐柏县幼儿园
活动生成:
乌鸦喝水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就是在水中加入石子水位会升高,但很少有人去实验过,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即时加入了石子乌鸦也是喝不到水的。一次无意的科学小实验使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我给孩子们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后请幼儿回家做实验,第二天有个孩子告诉我,他做了实验,结果水没有到瓶口,乌鸦还是喝不到水。为了验证它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亲自做了实验,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瓶子里的水量有关系,与投入的材料有关系,与材料的干湿有关系,为此,我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孩子自己发现的现象设计了本次具有很强操作性、探索性的科学活动——乌鸦喝水。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水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和沙子能够使水位升高。
2、通过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和加入的材料有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和投入水中的材料有关系。
活动准备:
1、《乌鸦喝水》动画课件,纸剪的石子、沙子堆积模型图。
2、每桌6个人,6个瓶子,瓶子中的水量为少、半瓶、大半瓶(不同水量的瓶子各两瓶),瓶口贴有乌鸦嘴巴的标记,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两桌湿沙,一桌干沙),勺子、记录表和笔两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导入活动
动画片中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2、操作一:用石子实验并记录
“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石子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看看”。
给幼儿提出分组要求和实验,介绍记录方法:
每桌上有三个水量不同的瓶子,两人一组合作,选一个水平、一张记录表和一直记录笔,往瓶子里加石子,加入石子后水能到瓶口的乌鸦嘴标记处的表示乌鸦能喝到水,在相应格子里作好记录,加入石子后不能到标记处的,表示乌鸦不能喝到水,也做上记录。
幼儿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交流试验结果,实验后你发现了什么?(看记录表和水瓶介绍)
教师小结: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乌鸦还是喝不到水。
3、操作二:用沙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1)提出要求:现在我们用沙子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仍然按刚才的结伴进行实验。
(2)取实验材料,认识实验材料(沙、水瓶、漏斗、勺子)。提出要求:不把沙撒到桌子上。介绍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4)幼儿实验后交流:这次你发现了什么?乌鸦能不能喝到3个瓶子里的水?
4、展示记录结果,进行总结介绍,比较两次实验结果的不同。
(1)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乌鸦喝不到水,放入沙子可以喝到水。说一说为什么?
(2)出示石子和沙子堆积图,帮助幼儿理解。
小结:石子间隙大,沙子间隙小,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流到缝隙的多,就喝不到。加入沙子的缝隙里的水少,乌鸦还可以喝到一点。
(3)往三个不同水量的瓶子里放入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吗?
5、看课件,找问题
你能看出动画片有什么错误吗?(瓶里的水太少)
教师总结:对什么事情要敢提出疑问,要多进行尝试,才会有更准确的结论。
结束,整理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