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对幼儿影响”的研究》研究方案
(2016-06-29 20:40:05)分类: 一、研究方案 |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对幼儿影响”的研究》研究方案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父母是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如何使幼儿们不输在起跑线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取得成功,这是对现在的父母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的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更新层次的要求。因此,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二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保持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搭建一座彩虹之桥。“家园共育”是幼儿教师永恒追求的一门艺术。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意义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家长工作的方向,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然而,对于身处在农村的家长来说,文化程度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职业、思想、状况不同,对孩子的期望各不相同,千姿百态。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可以说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种家庭教育,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如何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概念界定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儿童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园的任务是:配合家长正确引导幼儿的学习习惯、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心智同步成长。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在教育上成共识,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二)、内容:
1.在主题活动中,家长在了解主题内容的基础上和教师一起参与对幼儿已有经验的调查并丰富幼儿有关的知识经验。
2. 家长提供有关的图片、书籍、物品或协助寻求与课题相关的知识。
3.通过组织亲子活动,指导家长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幼儿园中班幼儿及家长。
四、研究的方法
1. 实践研究法。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确保保育工作落到实处。
2. 经验总结法。组织并鼓励教师不断发掘,及时提炼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3. 文献查阅法:利用网络及家长资源,查阅相关资料,请教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践创新理论知识。
4. 案例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跟踪记录进行分析,及时提炼验证并反思。
5. 个案记录法;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事件,要记住每个孩子的这些性格特征和行为是很困难的,将观察到的研究对象记录下来,并进行提炼和反思。
五、具体措施:
1、做好常规工作,搭建沟通桥梁。
把家长工作纳入幼儿园常规检查,每学期至少开两次班级家长会,每月一次家园栏更新、每周一次周计划张贴、一次家园QQ群集中交流,一次集中电访,增进家园交流沟通。
2、召开见面会,奠定良好基础。
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园办园思想和理念,明确家园配合事宜,认识孩子班级教师。通过讲座、阅读书刊等形式帮助家长习得初步的科学育儿知识。
3、抓好节日活动,教育润物无声。
借助节日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三八节的“感恩妈妈”、重阳节的“我为爷爷奶奶洗洗脚”、五一节的“我是妈妈好帮手”、元旦节的“我又长大了一岁”等等活动,请幼儿回家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恩和爱。既增强了幼儿对节日的认识,同时让家长感受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感动和幸福。
4、开展亲子活动,实现家园共育。
结合季节以及节日开展亲子游戏活动,让家长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鼓励幼儿参与团体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活泼勇敢、积极向上的性格。同时家长通过参与活动,增进了亲子、家园情感,又习得了科学的教育理念。
5、参与园所管理,共促园所发展。
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座谈,对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保教工作、安全工作、设施设备的添置、幼儿膳食等方面提出意见及建议,并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测评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分析祖辈带孩子的危害,近期自家幼儿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育儿计划。请成功的家长做一日育儿分享。
7.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方式,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育及管理的策略。
六、课题研究程序及步骤:
(一)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5月)
4月:1、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决定研究方向。
2、制定研究方案,搜集与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5月:1、做好课题实施的相关物质准备。
2、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7年3月)
2016年6月:开展家长调查问卷——祖辈带孩子的危害知多少。
9月:组织家长学习,查找家园共育存在问题,达成共识。
10月:查找祖辈带孩子的危害,传授先进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11-12月:利用家校路路通、QQ群,对家长进行个别指导。
2017年3月—5月:利用节日,组织亲子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汇报阶段(2017年2月——2017年3月)
整理有关材料和记录,撰写结题报告,成果展等。
(二)研究步骤:
1.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态度及方法。
2.提出家园合作的方式,向家长发放QQ群号、教师电话。
3.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及家长需要配合做的事。
七、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成果预期:
1、研究活动得到家长支持及大力配合,家园双方对家园共育有效合作的深入理解。
2、能够在家园共育中充分利用资源达到预期效果,并创新家园共育的有效合作方式,在教育上成共识,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3、使家园共育不在是口号,不停留在形式上,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4、家园共育有效合作的实录文集:将效果显著的活动设计、活动图片、个案记录及评价整理成册。
5、研究结果报告交流与分享。
呈现形式:
1、关于家园共育有效合作调查问卷。
2、家园共育有效合作实验研究记录、报告。
3、家园共育有效合作活动照片。
4、家园共育有效合作研究的随笔、反思。
5、家园共育有效合作中家长心得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