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小知识——宣纸得名于它的什么?
(2016-07-28 16:09:43)
标签:
书法书法故事宣纸由来 |
分类: 书法故事 |
相传东汉蔡伦死后,他的徒弟孔丹,为纪念师傅发明造纸的功德,想制造一种质量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多次试制,总是不成功。后来遍访名山大川后,来到皖南,看到一株倒伏在溪水旁的大树,其皮经过多年的溪水冲刷变成白色,于是便试用此树皮为原料进行造纸,经过多次试制,终于造成现在的宣纸,此树皮就是一直沿用到现在的青檀皮。而当时造纸只能捞一张晒一张,费时费力,产量很低,孔丹与助手们为此事苦恼。忽有一天,一名鹤发童颜的老者来到捞纸的槽前,用手中的拐杖在槽中一搅,捞出的纸就能分张了,老者丢下拐杖离去后,人们才发现拐杖是一根杨桃藤(猕猴桃藤,学名:Ae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事后,孔丹才想起老者有些像师傅蔡伦。
宣纸起源于唐代的记载
有关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我国的唐代著名学者张彦远在乾符年间(公元815—875年)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一书中的《论画体工用榻写》一章节中的“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同时,《旧唐书》中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陕西太守韦坚引灞水、浐河至望春楼下,汇成广运潭。唐玄宗登楼看新潭,韦坚聚江淮漕船数百艘,为首之船由陕西县尉坐船头,口唱得宝歌,百女和歌,鼓乐齐奏。后面漕船各标郡名,依次前进,船上满载本郡著名特产,如广陵郡船载锦、镜、铜器、海味;豫章郡船载名瓷、酒器、茶具;南海郡船载玳瑁、珍珠、象牙、沉香;宣城郡船载空青石、纸、笔、黄连等物。在数百艘漕船中,仅宣城郡一地献奉纸笔,说明当时的宣州纸质地精良,甲于各地。当时泾县、太平、宁国、广德等县均属宣州府所辖,产品均在宣州一地集散,宣纸一名可能由此而来。
后一篇:书法国画用什么宣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