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里那杆“动态的秤”——再读梁衡杂文《今年的共产党最好》
(2021-08-25 10:20:28)民心里那杆“动态的秤”
郑殿兴
“三大”即“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是著名作家梁衡的名言。
文集《走近政治》(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作序:季羡林、王梦奎),是梁衡同志践行“三大”的优秀成果——而《今年的共产党最好》,无疑是体现优秀成果的代表作或代表作之一了。
“今年的共产党最好”,是民众对党的评说、赞颂——以如此质朴的民间话语为题著文,肯定“走近政治”了,绝对“大事、大情、大理”了。对此,梁衡有很深的体会:“1983年,我在山西农村采访,听到农民夸奖党的政策:‘今年的共产党最好!’这句话乍一听好像逻辑不通,但细想之下却深刻之极,20年来一直响在我的耳边,总觉得有咀嚼不完的道理。现在才明白这是群众在催我们与时俱进。”这是“群众心里有杆秤,有一杆动态的秤,时时刻刻称量着我们工作的好与坏。”
“群众心里有杆秤,有一杆动态的秤”。今日再读此言,愈发感到亲切、可信了!民众要求党的工作与时俱进,天然合理,无可厚非:世上,决无一劳永逸之功;人间,从无称量一次就成之事!彼时的业绩,不代表此时业绩,称量必呈“动态”了。百年党史,已然告诉我们:我们党,有“三大战役”后“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也有左、右倾导致的惨痛教训!无论战争年代、建设年代,民心里那杆“动态的秤”,一直在或隐或显地称量着党的工作。如那个特殊年代,无论您怎么启发、引导,嘴里一边唱“就是好”“就是好”、心里一边咒“就不好”“就不好”的民众,亦大有人在、大有人在啊!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我们党倾听民众呼声、依据实际情况,大胆决策了,果断出手了:罢免不称职官员,“封城”“闭户”“人人口罩”和免费“核酸检测”、免费“打防疫针”……一切有利于人民健康的战“疫”举措,能用的都用上了!同时,努力坚持“两手抓”,实施精准扶贫……生产、生活较快步入了正轨,从而交上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事实证明且会一再证明,民心里那杆“动态的秤”,乃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制胜法宝——要继续履行好公仆职责,就须心里有人民,认可、欢迎民心里那杆“动态的秤”!
对民心里那杆“动态的秤”,如此释义才科学、才全面:民众“称量”党的工作,一定有肯定、有赞颂,也会有不满、有批评。即便肯定、赞颂了,也隐含着某种不满或批评。“今年的共产党最好”,不就隐含着对前年、大前年工作的不很好、不很满意的批评意味吗?时下,有些党员干部为啥对此没感觉?就因他们脑子里少了人民至上意识,多了“权位高于一切”(段柄仁会长语)思想!前不久,“女子因骂社区支书‘草包’被跨市拷走刑拘”,便是此类问题的典型实例了。不客气地说,这样的党员干部,连深懂“载舟”“覆舟”之理的唐皇李世民都不如,被处分、处理是咎由自取——倘不被处理,天理难容了!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以,记没记牢民心里那杆“动态的秤”,决非小事儿了!为啥“几个百年老党垮台的教训,它们也都曾辉煌一时,但又都因不能与时俱进而被无情地甩出历史跑道。”(梁衡同志语)就因他们一直拒绝民心里那杆“动态的秤”,背离了民心!不久前,为啥党中央发文要求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就是为了让人民至上思想在党员干部头脑里深深扎根,就因有让民心里那杆“动态的秤”更好发挥作用的深意啊!
做好党的工作,必须年年、月月……都“最好”,有些脱离实际了。可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自觉朝“最好”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当是起码要求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