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当“老黄牛”了!
——再谈合格党员的“格”
郑殿兴
四年前的“七一”,我的杂文《合格党员的“格”》相继在《北京日报》《前线》露面了!我高兴,我感激:我为我写出此文高兴,更为慧眼识珠的编辑心生感激:都在杂文专版、专栏头条刊用,都引来了众多媒体的转载……
这篇小文的特点,就是说了些“尖锐”的实话——强调合格党员之“格”,决不能缺失监督这一“格”!合格党员,既是勤勤恳恳为民服务的“老黄牛”,更是不畏艰险敢于为党除害的“啄木鸟”:“老黄牛”本色与“啄木鸟”性格的统一,乃合格党员要义也。
以如此“要义”衡量党员、党的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只能说两句话:符合“要义”的党员,真个有、绝对有——在有些地方、有些单位……说大有、特有也不过分。譬如,当年山东泰安市检察院检察长公丕汉的横扫腐败上司;譬如,当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郭光允的勇斗腐败省委书记……他们在勤政为民、反腐斗争中凸显的“老黄牛”本色和“啄木鸟”性格,让我至今都感佩万分、万分感佩!
另一句话是:不很符合“要义”尤其是缺少“啄木鸟”性格的党员,也是、更是真个有、绝对有——在有的地方、有的单位、有的厂矿、有的村庄、有的学校……说大有人在,也绝非夸大、夸张!前些年,辽宁省的“塌方式贿选”,就足以说明不符合“要义”的党员、党员干部和党的领导干部,大有人在了吧?有的党员,一遇“事儿”,就左躲右闪、极力回避,就“随大流”“跟着走”,就“看脸色”“观风向”……说他们混同于老百姓,实在高抬他们了,贬低群众了!
老百姓即大众里的出类拔萃者,比他们强的不止百倍、千倍了!譬如“主持节目,更主持正义”的崔永元崔先生,甭说他主持节目好,也甭说他“重走长征路”棒……单是那实名举报偷漏税的“管闲事”,功劳就超级大、超级大了:一名女演员,一人就掏了八亿多!由此……估算一下,国家“增收”至少千亿计了吧?“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说句不好听的,我们的党员倘能多一些如此真君子,能有崔先生名声大噪的机会吗?
一些党员,为啥只当闷头干活儿的“老黄牛”,不当斗腐、抗恶的“啄木鸟”?就因、就怕“出头的椽子先烂”啊!如此不可言传之心,深藏在号称“先锋队”的党员心中,实在是个大讽刺啊!“取上得中,取中得下”的理儿,谁不懂?您说您只当“老黄牛”——可您的“老黄牛”与公丕汉、崔永元那样的“老黄牛”,能比吗?敢比吗?那些等而下之者,身上总有股“劣根”味儿,“老黄牛”本色,能有几多呀?
说到这儿,忽又想起了苏共垮台时苏共党员的“鸦雀无声”。这教训,够痛、够大了吧?倘平日里,党员总是那么的“成熟”、那么的“明哲”,总在避开、放弃监督这一“格”,那么,祈望党员在关键时刻自觉冲上去,只能是梦想了。国内外的前车之鉴,应该让我们警醒了:别只当“老黄牛”了,别总让崔永元那样的“无党派人士”,打先锋了!
话,虽说不少了——但这样的话,我不能不说:因环境、阅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党员在能力、识见上,会有些强弱之差、高下之别。所以,在用“要义”尺子衡量党员时,不能忒教条、简单化了:只要人家不失雷锋那样的乐于助人、嫉恶如仇……性格,对身边的假恶丑勇于说不、对真善美乐于思齐,咱就没有理由说三道四了。
还有呢,不单是别只当“老黄牛”了——只当“啄木鸟”,也不好啊!这是因为,具有“啄木鸟”性格的党员多会以“老黄牛”本色为基础、为前提,在本职工作、在服务大众上,决不会稀松二五眼,决不会就是、就会“找歪正”,决不会……
倘您不听劝,我就不能再客气了:您这只“啄木鸟”——至少是,大打折扣的所谓“啄木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