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4.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教学设计

(2016-10-23 19:31:26)
分类: 教育教学


《温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在学本节课之前,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对温度并不陌生,对正负数的感知也是比较丰富的,但他们的方法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经过系统的总结、整合和疏理。因此,本课创设了温度的情境,目的是以温度为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温度的变化是学生能够体验到的事情,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从感性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形成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之间的交接和转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会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能在具体情境当中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三、
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渴望温度

师:同学们好,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请说出与老师说的相反的词语或句子。

师小结:今天就一起来感知一下温度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负数的产生是由于实际生活所需,同时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二 探求新知
感受温度。

1、如何表示温度,体验数的扩充的必要性。

1)生播报书上温度。

师:请生播报书上84页天气预报,谁来试一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

同位观察温度计图片,并讨论汇报。

2)利用温度计读出温度。

根据温度计说一说上海,南京,北京的气温。

师:数学上如何区分零上4与零下4的呢?

2、总结温度读法。


(设计意图:把负数概念的引入作为重点,力求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首先通过温度这一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产生负数的必要性,在出现“零上”和“零下”两个温度之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区分、记录的方法,使学生在对不同记录方法的分析、比较中,亲身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主体认识逐渐从模糊到清晰,实现在体验中学习,在感受中理解;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进而促进自身潜能的发展。)

3、利用温度计表示温度。

设计意图:通过标记温度,让孩子们在温度计正确的刻度上写温度,体会0有区别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作用。)


师生总结:在
0刻度线以上的数,数字越来越大,温度就越来越高,我们会感觉越来越热,这以上的数我们把它就做正数。反之,在0刻度线以上的数,数字越来越大,温度就越来越低,我们会感觉越来越冷,这以下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


(设计意图:重视在对比中建立概念,充分利用城市气温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明确对比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不同,进而使学生感悟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借助了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高低能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为学生搭好一层阶梯,把数学知识从具体过渡到抽象,使难点迎刃而解。)

三、比较温度,拓展练习。

1、读温度并比较大小。

2、拓展:生活中除了气温,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负数吗?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设计意图: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马上会联系生活说出见到的负数。通过交流,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开阔了视野,对负数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四、理顺思维,总结全课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表现的怎么样?


师:你们用
100度的学习热情就会收获100度的知识能量!老师为你们骄傲!

 

 

 

 

六、板书设计。

 


    

        
                
 

摄氏度


零上四摄氏度
                        

零下四摄氏度
  
 

  4℃( 4记作正四       
 

0      
   
-4℃(-4记作负四)


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