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一代风华(第二十六章疾起直追4)
(2025-10-07 06:52:14)长篇小说:一代风华——诗与血与火的洗礼
第二十六章
可是不知不觉已到了熄灯时间。为了不影响战友休息,钟兆平决定到中队读书室去夜读。为了给大家提供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条件,中队专门设立了读书室。读书室里的灯光可以延长到深夜十二点。钟兆平已决定成为读书室里的常客,今后每晚他都会到这里来读书。
他坐下了,书本也随即打开,并很快进入了忘我状态。
十一点左右的时候,指导员迈着轻轻地脚步进门来了。他看到钟兆平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心里很高兴。他恰好有事情要找钟兆平谈,就示意让钟兆平出来,并把钟兆平带到了中队值班室。
“今天轮到我值班,十二点就该查铺了,有件事想找你谈一谈。”指导员首先这样说。
钟兆平立即接上说:“是有任务吗?有任务就交给我吧,我前一段做工作做得太少了。”钟兆平说话的时候双眼放出了光芒。
指导员笑了笑:“你现在精神状态不错,跟刚从航专来的时候比差不多了。我看停上一段你会更好。”
钟兆平更加振奋:“谢谢指导员,我会更加努力的。”
指导员又望了钟兆平一眼,慢慢说:“是这样的,有一件事情向你打个招呼。我听朱政委讲,你哥哥就是我们师的钟副团长。你们家可真是苦大仇深呵!前几年还是混成团时,我听你哥哥诉过好几次苦,每一次都把我听哭了。下一阶段,我们全师全基地又要开展‘忆苦思甜’活动,这是让大家提高阶级觉悟的好机会。你们家的情况很典型,我想让你发个言,把你们家的苦难家史给大家好好讲一讲。阶级仇恨牢记在心中,才不会忘本。不忘记过去,才不会背叛嘛。”
钟兆平听了之后,感到师里和基地里的统一部署真是太及时了。不要说对大家,就是对他自已,也实在太及时了。前一段时间,他浑浑噩噩,真是把不该忘记的事情也忘记了,甚至把自己是个苦孩子的身份也忘到了九宵云外。他发自内心地对指导员说:“是的,指导员,我太对不起自己的家庭了,也太对不起贫下中农和家乡父老了。我前不久曾向您汇报过,想搞一个‘自我批判’。这是一个好时机,是进行自我鞭笞的好茬口,我愿经受这次风雨,我愿接受这次锻炼。”
指导员欣慰地笑了:“钟兆平同志,你这一段进步是明显的。我这一次把任务交给你,你一定要完成好。今后还有许许多多工作等着你呢!”
钟兆平没有再多说什么,但他暗暗下定了最大的决心,一定要疾起直追,一定要一刻不停地疾起直起追,赶上战友们,决不再落后!离开中队值班室以后,他又去到了读书室,并且接着把毛主席著作学到了十二点之后。直到指导员查铺时拉灭了读书室的灯,他才回到宿舍睡觉去了。
三天以后,‘忆苦思甜’大会在饭厅召开。全中队干部、战士秩序井然地成排坐在小櫈子上,气氛十分严肃。指导员向前镝做了简单动员后,大会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走上讲台的是中队长吉长空。他手中没有拿讲稿,走上台后首先向大家敬了一个标标准准的军礼,尔后便开始讲述起来。
“同志们,我今天走上讲台来,和同志们一样,是要控诉万悪的旧社会,回忆永远不能忘记的血泪仇。”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会场就变得更加严肃起来,大家的呼吸也变得很有些急促了。雷达师王一江首先站起来,可着嗓子高呼着口号,大家跟着他呼喊起来:
“打倒万悪的旧社会,永远牢记血泪仇!”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誓死将革命进行到底!”
“我们都是阶级兄弟,做社会主义江山的忠实卫士!”
在口号声中,中队长的眼圈发红了。口号喊过之后,大家看到中队长开始忆苦了。但和钟兆平一起从航专分来的新同志,都是第一次经受这种场面,一时都不知如何做才更好。可是会场的气氛倒是早早就把他们感染了。
吉长空的控诉,是从他母亲的身世开始的。他的母亲从来不知道家在何方,也不知道生身父母是谁。她是在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在一个漫天风雪的凌晨,被吉长空的老舅爷爷从雪地中捡回来的。
吉长空的老舅爷爷是一个老光棍。因为家里穷,一辈子没有结过婚。老舅爷爷是吉长空邻村的人,是一个靠烧炭卖炭为生的穷苦人。那年冬天,一连三天下大雪,路被封了,井被盖了,河道结冰后也被大雪覆盖得看不见了。老舅爷爷凭着从年轻时候就练就的一身超人本领,越是风大雪大越要出门,因为这种天气炭价偏贵一些,能够多挣一些钱。可是路上的风险,要高出许多倍。在风雪弥漫的路上,他哪一年不看到一具又一具被冻死在路边的尸骨呀!哪一年迷茫雪野里没有被掉入井中或河中被淹死沁人呵!这一天他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大雪还在飘,刺骨的寒风刮到人的脸上来,就像刀子割。他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前走,在快走到一棵大树下面的时候,风猛然之间加剧了。老舅爷爷试图靠着大树歇口气,就向大树跟前走过去。当他双手就要够到大树时,老舅爷爷一下子不知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本来是多年来早就走熟的道,又是走到了大树下边,怎么就会被绊倒呢?老舅爷爷弯着腰用手朝雪地里边一摸,原来有一男一女相抱着已经被冻死在那里。他们身上的衣服穿得很单薄,可是两个人中间却有两件棉衣包裹着什么。看来是男人女人有意把棉衣都包上去了。老舅爷爷再用手朝棉衣里一摸,原来有一个孩子在当间躺着。他再仔细用手去摸孩子,小孩子似似乎乎还有那么一口气。老舅爷爷一辈子心地慈善,什么也顾不上了,抱起孩子往怀里一揣就连忙朝家里走。万幸的是这棵大树离村子还不是很远,回到家中后,老舅爷爷连忙用热汤汤喂孩子,还生火给孩子取暖,孩子终于被救了过来。而这个孩子就是吉长空的母亲,一个在风雪中失去父母的女婴。
这个被捡回来的女婴来到老舅爷爷家里后,依然是一个受苦的命。家里边一贫如洗,什么物件也没有,只有用土坯垒起来的半间破草房,还有吃饭用的锅碗瓢罐。睡觉的时候,就地朝草铺上一躺,再用一块烂砖当枕头,这就成了床榻。吃饭的时候,三块砖头蛋蛋一支,架上一口小锣锅,这就是烧炊用的锅灶。但女婴在这种环境里硬是长大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