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一代风华(第十六章及锋而试1)
(2025-07-29 06:39:30)长篇小说:一代风华——诗与血与火的洗礼
第十六章
新生活一开始往往是激动人心的。它使新来乍到的年轻人,在睡了一夜之后,就会产生出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遐想。
钟兆平在第二天早起醒来的时候,其首先想起的就是应该如何去书写他的青春,如何去创造光辉的未来?他参军的时候,所曾热望的在战火中奉献青春的憧憬,看来已经成为海市蜃楼。但是摆在眼前就要开始的新生活,并没有使他失望。他的思绪中依然有许多光彩,有纷繁奇异的追求。他感到,在今后掌握军事技术的同时,开始对于文学艺术的自觉尝试,应该是他不可动摇的选择。军事技术与文学艺术,这是两朵并蒂莲花,能使他在追求战火中奉献青春的志愿未遂之后,继续把热血和青春倾注于生活,把青春和生命的烈火奉献给闪光的年代。因而他果断决定,从今天开始就握起其所钟情的笔,去写诗歌,写日记,并以小说作者的眼光观察人和事,记下对生活的每一次感悟,以及每一个点点滴滴。他想得可长远哩,若干年后如果有机会从事小说创作的话,就可以凭借从今日起即开始积累的生活素材,做到隨心所欲,并且水到渠成。
他的这些雄心勃勃的计划与设想,是不是太有些脱离实际了呢?在他认为,这并不是虚幻的,也不是梦中的遐想,是完完全全可以实现的。
西欧有许多历史名人,不就是又是诗人又是科学家,或者又是美术家还兼着科学家吗?是追求事业的人,就不要等待。人生是短暂的,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他暗暗下定决心,努力努力再努力,光明就在前边。他还郑重地告诫自己,胜利属于永不放弃的人。
吃过早饭,因为基地要召开运动大会,这天又是星期天,不少人三三两两相约着向基地走去。钟兆平忖想了一清早,已有了他自身的计划,他不准备去看运动会,决定到图书馆去。他觉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不去挤就不会有机会,想学习就要用劲去挤,没有又可看运动会又可到图书馆那种事。
正待出发,指导员向前镝却找他来了。
指导员未曾进门就先打招呼,很亲切:“小钟,在干什么呢?我找你来了!”钟兆平听出来是指导员的声音,连忙迎出来:“请问指导员,找我有什么事?”
“没什么事。我想让你陪我散步去,可以吗?”
钟兆平心里明白,这是指导员想和新同志谈心进行思想摸底了。他連忙答应道:“当然可以。”并立即放弃了去图书馆的念头。
于是,指导员在前边走,钟兆平在后边跟,两个人一前一后从宿舍里走出来。
“出操还在一起吧?就一个操场嘛。”钟兆平说。
“对。我们还不断组织一些球类比赛;也进行各方面的工作经验交流。传经送宝啦,典型人物引路啦,总而言之,还像一个团队一样。”
他们说着走着,钟兆平却感到很吃紧。指导员是个一米八多的大个子,身高腿长,钟兆平如果不小跑步就会被拉下来。营区那时还是以网代墙,眼看着就要走出营区了,隔着铁丝网可以看到营区外边很远的地方。指导员这是要到哪里去呢?
但指导员步履速度丝毫未减,使钟兆平怀疑这还是在散步吗?
在走出营区之后,钟兆平看到紧靠铁丝网向左拐的地方,有一处小树林,其树株稀稀疏疏,但倒也成排成行 。在一个向阳的土坡前边,指导员终于放慢脚步。
“这里空气比较新鲜,我们就在这里随便聊聊吧。”
指导员很亲切,语气也很和霭,这倒使钟兆平禁不住又笑了。
“你笑什么?”
“您刚才速度那么快,我还以为不是在散步呢?”
指导员也禁不住笑了:“我倒有一些疏忽了。我们这些老兵都有这么个毛病,走起路来总爱甩着臂挺着胸,而且还走得很快,散步也不像散步的样子。我每次探亲回老家,和爱人一起走路,就总往往把她甩到后边,她总是喊慢点慢点。看来今天我老毛病又犯了。”
“昨天从基地过来时,我倒没有觉得您走得快。”
“那是因为有林丽征和黄爱萍,我提醒自已了。”
“这样看来习惯太难改了,况且当兵的人也离不开作风养成。”
指导员点了点头。
但钟兆平思想却开了小差,他在心里想:“看来散步走路,也能分辨出你是否是军人。人只要时时事事留心,就能有一些新发现。可贵呵!”
谁知钟兆平正在暗暗想着,只听指导员又说:“小钟,你唱歌的声音很好听,让我提前认识了你。”
钟兆平连忙从思考中回过神来,说:“那是高中时学会的。”
“好哇!人有一种爱好是很好的。我这个人很笨,什么都不会。”指导员一边赞扬着钟兆平,一边又问:“还有什么爱好?”
望着指导员和蔼可亲的面容,钟兆平心里很是感动。他十分由衷地说:“我还爱好小说、诗歌,也爱画画儿、写字,也就是书法,但都只是爱好,水平有待提高。”
“看来你的爱好还挺全面的,可谓多才多艺呀!”
钟兆平喜不自禁,因为指导员的语气,对他明显是赞许的。可是,记得指导员昨天曾讲过,他参军前不认识字。但听他讲起话来,不像是没有文化呀!
只听指导员又说:“那么你最主要的爱好是什么呢?”
钟兆平不假思索地说:“文学。”
“平时总爱写吗?”
“是,爱写,有时写一些诗歌,有时写一些日记,兴趣使然吧。”
指导员的几句话,反倒让钟兆平不自在起来,难道自己真的带样子吗?那可是与战士的形象,有些大不相称。然而不知为什么,他的心里又有些甜丝丝的。
他想:“指导员对我真的是这么看出来的吗?”
但是他又想:“指导员在革命战争年代里一定是一位英雄,立过什么战功呢?是不是应该让他讲一讲……”
可是指导员又把他的思绪拉了回去:“你在文学创作方面可有什么打算呢?”
这个问题看来问得有些深了。但钟兆平心里想:“对于组织上总应该是忠诚的。自已从昨天晚上开始,一直到今天早上,不都是在想着这件事吗?”他又望了指导员一眼,终于说:“在文学创作方面,我目前想写一些诗歌,待有了生活积累之后,再考虑写一些小说。这样想,不知是不是太狂妄了些。”
“怎么就狂妄了呢?人总是应该有些追求才对。”
“但是我是这样想,刚刚来到部队,新兵一个,还是有了生活积累之后再有想法才好。”
“你这样想也没有错,按照一般规律,应该是‘厚积而薄发’。”
钟兆平心里不禁一顿,这倒不是因为指导员说了他。而是指导员讲出的‘厚积而薄发’,太让他吃惊了。这可是近似于术语性的文学语言,指导员居然可以恰恰当当地使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