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一代风华(第十二章诗心4)
(2025-07-11 07:52:52)长篇小说:一代风华——诗与血与火的洗礼
第十二章
(4)
这一次打开信后,她看到林丽征已经开始喜欢诗歌,并请求钟兆平给她当老师。李静敏的心一下子就被感染和触动了。她想:“看来钟兆平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很具感染力的,把个女战友也带动得喜欢上了诗歌。”可是钟兆平只写了三言两语,并且是在附言里续补上来的。更细的情况就不知其详了。李静敏于是又想:“诗是圣洁的,诗是美丽的,用诗把人的心联结在一起,应该比童话还美好。就让他们共同热爱诗歌吧。”带着甜甜的笑意她甚至还想:“兆平哥哥讲,让自己有时间的情况下,和林丽征互寄一下诗作,此建议很不错嘛。到一定时候她可以写下她的‘丽人行’,索性交个同性知心朋友。”
可能是想得太多了,一直到晚上躺到被窝里时,李静敏的脑子里还一直映现着林丽征身着军装打扮的笑脸。‘春寒四十五’,天还是有些冷。但被窝里并不冷,只是她不想睡就睡不着罢了。她迫不得已重新穿上衣服,怀着一颗因信激发起来的诗心,走到了宿舍外边的凉台上。她的心和钟兆平的心以及林丽征的心,会因此以诗为缘联结在一起吗?诗心呵诗心,诗心对人真的是美好的。
时间不是太长,一首诗在她心中吟成了。那是她望着天上的月亮,心中想着美丽的林丽征,情深意厚吟成的。
题目是“献给月亮(兼致林丽征)”,全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月亮呵,你那么纯洁,那么美,
看见了你,就如看见——
美丽的诗篇,美丽的人。
还有,你那么不倦,那么勤奋;
你不停的跳动,跳动,
跳进了我的梦思,陶醉了我的心。
我愿你永生皎洁,皎洁我兴奋;
我愿你身心冰清,冰清伴诗魂。
但是你也会隐去吗?隐去好找你的梦中人。
待到春花开放的时候,
你再出现;再出现呀,就有人和你温存。
那时候,那时候呀,我再献你一颗芳静的心。
诗吟成了,但是心里还是不安;是不是心里总有些不平静?她干脆背诵起钟兆平寄给她的那几首相和之诗来。那几首诗,简直是一枚枚火炬,照亮了她的心,也炙烫着她的心。尤其是前两首,她发觉那是她表哥发自内心的呼唤,是呕心沥血为爱而发的讴歌,不仅那么的耐人寻味,又那么让人不敢发出声音去读而又烫得人脸红心跳呵!面对天上的明月,更使她体会到‘情断冷月忘吟哦‘诗句的境界,她一遍又一遍的品味着,品味着……
数分钟后,她的心情渐趋平静。但她又想起钟兆平和给她的后两首诗。据钟兆平讲,这是林丽征情所独钟并大加赞赏的。那么,好在什么地方呢?她无论怎么琢磨也琢磨不出来。她觉得和前面两首相比,诗味显然不是那么浓,技法也明显欠巧。如果从古人讲的‘诗言志,歌咏言’的角度去要求,或许无可厚非,但也显得太直白了。当然,钟兆平也好,林丽征也好,和她有着不同的胸怀,想在金戈铁马的冲锋陷阵中一见真假,以照汗青,这一点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令人钦佩的。她何必很较真地去思辨呢?
可是李静敏一向认为,钟兆平比她的文学造诣要深厚。他既然写出了那样的句子,就不应该轻易予以否定。为了尽快品出诗句中的味道,在一种不知不觉中,她由低到高由轻到重把钟兆平的第四首诗吟了出来:“不妨戏言风韵君,莫怕桃花空送人,湖中圆月虽可佳,金戈铁马见假真。”稍作停顿她又特意把“金戈铁马见假真”复诵了两遍,谁知节外生枝了——在早春料峭的夜风中,声音是传得很远的,只要不是逆着风,不是站在很远的地方,肯定是字字句句听得清楚。只听在对面宿舍楼的凉台上,有一个人影击掌赞道:“好诗!好句!”这让李静敏猛然一惊,同时看出来对面那个人影好像正是同学们告诉她的,也是她在日记中曾记述过的,那个从部队里复员回来又考上‘北大’的人。她对他根本就不了解,只知他平时爱穿一身略显褪色的绿军装,再者就是听说他的长篇小说已经脱稿即将付印。看来他倒是兆平哥哥的知音。难道是真因自己才疏学浅,不识得自己哥哥庐山真面目?罢罢罢。由于她觉得不便答话,一扭身转回宿舍。
可是她仍旧没有睡意,好在明天是星期天,不上课自然就可以睡一个大懒觉,而同室的同学们也都还在做着事或是看着书。“那么就再给表哥哥情哥哥写上一首诗吧”——她这样想了之后,又开始酝酿起自己的诗情。
有诗情就可以出好诗。有诗情就可以出好句。待又一首诗写成的时候,夜还不是很深。她本想趁着心血来潮情焰正旺趁势给钟兆平去写信。但是她想了想,觉得还是冷却一下为宜,先把写给钟兆平的诗先一步誊抄出来,然后再一静心的去写信。那样会更周全的。她拉出一本雪浪笺,把诗稿很工整地誊抄了下来——
-
致哥哥兆平
誉被毁了,我的誉被毁了,
是在梦中,在闺阁味很浓的
西厢梦中。
誉被毁了,我的誉被毁了,
是在火中,是在‘春风吹又生’的
原上火中。
-
我是一只蝴蝶吗?
我是一只玉鸟吗?
不然梦和火为何总是把我探看?
我是在裸着诗胸吗?
我是在抿着红唇吗?
为什么‘诗魂’总是在约着我相见?
-
我的心又回到了卫河畔,
红唇印下的一行行,
是诗的泪,是诗的少女的脸……
诗稿誊抄完毕,李静敏开始写信。说起来挺奇怪,她反而不知道累了。那一夜,李静敏没有睡觉,她通宵达旦一直写到了天亮。诗心呵诗心,诗心是容易让人激动的。如果相爱着的人,为‘两地书‘都需要这样付出,看来爱的历程必将都是靠极辛苦极辛苦的日子铺成的。
但李静敏这样连夜不停地苦自己,正是钟兆平所担心的。钟兆平之所以礼拜天写成信,到礼拜三才发信,实际上就是害怕李静敏早几天收到信后,会连夜忙着写回信。那样才让她更受苦呢!而在礼拜六收到信后即便开夜车,礼拜天总还可以休息休息。此也正是钟兆平的可爱处。
第二天下午,李静敏把给钟兆平写的回信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