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一代风华(第三章参军前的聚会3)

(2025-05-08 05:54:58)

七律.建军97周年感赋

长篇小说:一代风华

                ——诗与血与火的洗礼


 

                                  第三章   参军前的聚会


                                        (3)

李静敏在同学们中间,演奏小提琴绝对是崇拜者云集,而且无人出其右。据说她在上海市读小学时,就曾受过名师栽培,不仅仅乐感好,弓法和指法也有独到处。平平常常的一支曲子经她一演奏,就音色绝妙,荡人九肠。

她操起小提琴来之后,首先望了朱明华一眼,看准朱明华不会向她打趣后,便感情很投入地演奏了起来。她奏的是她最拿手的小提琴专用曲谱‘梁祝选曲’。太美了,真是太美了。若讲‘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不会有人持异议的,每个在座的人都被她感染了。那缠缠绵绵的琴声,那如泣如诉的音韵,好象不是用琴弦演奏出来的,而似乎是从遥远的仙境中传来又从梦中听到似的——那是天籁之音吗?是山壑间曲曲弯弯的流水声吗?是月光下情侣在分别在低声吟唱并窃窃私语吗?是夏日莲塘水面上朵朵花蕊在袅娜舞动吗?无法形容,真是无法形容。但是太好听了,太好听了。

大家没有想到,琴声刚落,田瑜和董老师进门来了。其实他们已经站在门外听了一阵子了。董老师望着李静敏轻声问田瑜:“这就是你给我讲过的钟兆平的表妹——什么‘敏’吧!”大家都站了起来。

田瑜说:“对,李静敏。很有才气的。”

董老师说:“听琴声就知其人,不用再介绍。”

李静敏略显腼腆地低下了头,但她却偷偷地用大眼睛打量了董老师两眼。

董老师慈眉善目,有着令人肃然起散的师长风范。其眉宇间虽然挂有不能完全被岁月荡尽的知识分子清高,也遗留着青春时代的刚强和英气,可是由于其谈吐中有着长者的平易近人,目光于平静中又见慈祥,所以虽然是初见,却很快就跟大家拉近了距离。

至于田瑜,则纯粹是朱明华和宋五娃所打量的对象,二十二岁年纪,由于当了工人,显得很沉稳也很干练。似乎和他们有些不是一代人。

大家坐好之后,李静敏主动当起了招待员,又是上烟又是倒水,话语不多,落落大方。当她首先把一杯浓茶敬献给董老师时,董老师笑着说:“你的琴拉得真好。等一会儿再让我听一曲。”

李静敏的心情已不像先前那会儿还罩着别愁离绪,而是忽闪着一双明媚的大眼睛,轻声说:“谢谢董老师夸奖,我的琴技实际上已经生疏了。”是的,为了迎接高考,有三个多月了,她与心仪的小提琴没有再去亲热过。

董老师当然理解,他瞅着李静敏亲热地笑笑,轻声问:“高考考得怎么样?第一志愿报的是哪所大学?”

李静敏声音更轻,“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考得还算可以。”

“今后没事了,一个暑假好好休息一下,多多练练你的琴,放松放松。”

“是的,我要好好和我的小提琴亲近亲近。”

可是董老师这时却改换了口气,但仍然是轻着声音说:“只是年纪轻轻,不可过于缠缠绵绵,那样子会伤你的身体的。刚才听你拉琴,你的琴技绝对出众,把你的心情全然表现出来了。但我对你这样下去有所担心。”

几句话讲得虽然很婉转,也只让李静敏听得到,却还是让李静敏有些脸红心跳。难道不是吗?她把一颗心都给了钟兆平,感情上的缠缠绵绵她自己自然是清楚的。

这时,董老师抬起头来对周茂突然点起将来。他说:“周茂,我也有好几年未听你拉手风琴了,有进步吗,拉一曲我听听。”

周茂虽然平时不爱显露锋芒,但在关键时刻也往往有林下风范。听到董老师点他的将,就连忙站起来:“今天也算个喜庆日子,我给大家奏一曲《真是乐死人》好不好?”说毕便把手风琴挎起来。

周茂的演奏技巧,也可称得上出类拔萃。《真是乐死人》原本是大家全都熟悉的,但琴声一起,就犹如一支新歌一般,把大家爱歌的心情全给召唤起来。他的琴声的渲染力简直不可抵挡,使大家心头涌集的热与火不想发泄也得发泄。在琴声第二遍响起时,大家跟着唱起来——“去年一开春,我当上jf……”太让人兴奋了,整个房间响彻着激扬的歌声。

歌毕之后,李静敏有些奇怪。按照琴技论,周茂的水平虽然谈得上不错,但不至于把她李静敏以绝对优势给予压倒吧。她可是在河朔市比赛中拿过大奖的。但是为什么她刚才在演奏时明明打动了大家,就没有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呢?是因为董老师来了吗?不应该是。

董老师猜出了李静敏的心事。他说:“李静敏,你一定在想,周茂的演奏为什么会让大家这样振奋,这样强烈共鸣?我只送你一句话:‘风花雪月固然有诗,但岂敌金戈铁马?’我这句话一定就使你明白了。”

李静敏本是在文学上和艺术上悟性都极强的人,董老师这样一点拨,她当然顿时明白了。她心里想:“难怪钟兆平、周茂好功底,原来有这么难得的良师呀!”

朱明华和宋五娃自然也是怀着一种钦羡的心情在认真聆听着。老师在人们的学生时代,起着雕塑和再生的作用——这是朱明华和宋五娃共同的心得。

                             2025-05-08 友布于新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