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园诗侣(小说)
这是个别致而美丽的小花园,以金色的菊花闻名遐迩。
小花园的主人是一个百岁老人,因为爱菊花,连他孙女的名字
都起名叫金菊。
小园对外开放,附近的人家闲睱的时候,可以信步到园里转一
转。尤其菊花开放的时候,对人是很有吸引力的。
小花园里有数处洁净的石凳,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总爱坐在石
凳上读书,她就是主人的孙女金菊。
金菊是多情善感的,往往会毫无缘由的洒泪、叹息。尤其读到
美丽的诗句,她会闭起眼睛,入静,尽品味诗中味道。
这天,她读到这样几行诗,醉了——
去年此时,在小园里,
我绽开的那一朵美丽,
不知被谁给摘去了……
今年此时,我金瓣又开,
他还会再来吗?特别是在月光下无人的时候,唉,
可是我并不认识他,我是不是一个傻姑娘?
是的,她醉了。她想到去年这个时候,小园里来了一位陌生青
年,看来和她年岁差不多大,搀着一位老太太。
老太太她认识,是对门院里的奶奶。陌生青年是什么人,她想
问却没有问,只见陌生青年和老太太在相邻的石凳上坐下来。
陌生青年手里拿着一本书,和她拿的一模一样。这让她产生
了好奇。
更让她好奇的,是陌生青年坐下来后,轻轻诵读起一首诗,
居然与她所喜欢的那首诗是同一首。她禁不住向陌生青年打量起来。
打量着,她不知不觉痴了:你看小伙那鼻子,那眼睛,那带
着棱角的嘴唇,还有那劍眉,那英俊的脸庞……一下子全进入了她
的心。
一个小时以后,陌生青年和老奶奶走了,她的心也被带走了。
一年来,她不断做梦,无缘无故地总梦到那个陌生小伙。
是呵,哪个少女不怀春?正当富于梦幻的年纪,怎能不多梦?
可那首诗,也会入到她梦中来——不是吗?诗人怎么就提前把
她的生活写到了诗中来,无论与她的思想还是其感情,一模一样。
固然,“我绽开的那一朵美丽/不知被谁给摘去了……”这只是一
个意象,一句美丽的诗,她并没有被摘走什儿,但她的心没了,
完全归属了那个小伙呵……
还有,“ 今年此时,我金瓣又开/他还会再来吗?特别是在
月光下无人的时候,唉,/ 可是我并不认识他,/我是不是一个傻
姑娘?//”这对她而言,是感情的花朵再次开放了,真是更加痴
情了呵!特别是那宝贵的“金瓣又开”四个字,不仅写出了她对
小伙的无限思念,也写出了她对小伙的深挚渴望。
于秋风中,她无限感慨,禁不住挥笔又续上了这样几行诗:
“快下霜了吧,风凉嗖嗖地
吹在我身上,我好冷,也很孤单,
是谁在远方唱着歌,逼着我洒下了相思泪……”
可是,人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禁得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还别说,老天不负有情人,事情发展没有让金菊失望,在霜天
行将到来的时候,小伙子来了。
小伙子今年研究生毕业,毕业论文一鸣惊人,用人单位已和他
正式联系过,前途无量呵!但他母亲要求他,无论如何要在到所选
单位报到之前,专程看望一下她的外祖母——就是金菊家对门的那
位老奶奶。
这位老奶奶虽然老了,但并不糊涂,她早就看上了金菊姑娘,
想选来作自家的外孙媳妇。可是她深深知道年轻人对这一套并不满
意,因而她提前在金菊姑娘身上做足了功课,恰好金菊姑娘心仪她
的外孙,真是天作地合呵。
不过老太太并不放心,千交待万交待,对金菊说,不要寄希望
于别人,要寄希望于自己,特别是鼓励金菊要大胆主动,永不言
败,应该能夠成功。
那天,小伙子又到小园来了,搀着他的外祖母,又坐在头年曾
经坐过的石凳上。
金菊先来到小园,坐在石凳上佯装看书,见他们来了,对着他
们笑了笑。
她拿着书朗诵起来,好像是在为自己朗诵,但清亮的嗓音立即
传进了小伙的耳鼓:
“去年此时,在小园里,
我绽开的那一朵美丽,
不知被谁给摘去了……
今年此时,我金瓣又开,
他还会再来吗?特别是在月光下无人的时候,唉,
可是我并不认识他,我是不是一个傻姑娘?
快下霜了吧,风凉嗖嗖地
吹在我身上,我好冷,也很孤单,
是谁在远方唱着歌,逼着我洒下了相思泪……”
这首诗小伙太熟悉了,那是他的最爱呵!可是怎么多出了一段,
来,他望了望金菊,两双眼睛对视了,金菊对他笑了笑。
这一笑不打紧,立即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小伙说:
“姑娘,你这诗怎么给多出了一段?”
“哟,看来你熟悉这首诗。末段是我自己加上的。”
“加得还不错,看来你会写诗。”
“爱写,写不好。”
两个人话越来越多,很投机,一聊就聊了一个多小时。
天有不测之风云,当金菊向小伙示爱时,被小伙拒绝了。
两个人已接触过多次,每次谈得都很深入,从名字谈到年龄,
从诗歌谈到人生,从爱好谈到职业,从人性谈到爱情,甚至公正、
法律、廉洁、亲戚、朋友、血统、基因,性……无所不谈,全都谈到了。可谓了解了吧?可谓志同道合了吧?
可是即便这样,她被小伙拒绝了。
她病了,病得很重,病得一蹶不振……一天,爷爷发觉她昏
迷过去了,把爷爷急得直跺脚。
昏迷中,她还喊着小伙的名字,但越来越微弱,似要奄奄一
息。无奈中,爷爷决定去求靠对门的奶奶。家里没有旁人,金菊
的父母亲一直工作生活在外地,爷爷只有亲自去了。
说明了原委,对门奶奶立即给外孙发了电报。救命如救火,
奶奶的外孙立即赶来了。
他伏在金菊耳畔呼喚她的名字,她苏醒了。
她洒下了热泪,把枕头都打湿了。
但他们两个并没有结成连理。
小伙伺候金菊康复后,又和金菊告别了。但他们两个结成了干
兄妹,分别的时候手与手握在一起迟迟不想分开。
金菊出于送别,又口占把前边的诗续了一段,是这样的:
“ 还好
还好 真的还好
碧云天 黄花地
晓来谁染霜林醉
他终于来了
虽未赶上皎皎月色 但迎来了彩霞滿天”
两个人把所续的诗都记在了心中。
十年之后,小伙成了著名诗人、著名评论家。金菊成了市作协
会员,出了一本诗集。
小花园成了他们重逢的地方,在石凳上写下了许多诗篇……
2022-09-28
写于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