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径与旷野》诗歌选载(4)
4 致女诗人白狐金波(12节)
(1)
从来不曾考虑什么对与错
听说你是一只白狐我就来了
可是我不知为什么
竟然会对你长驱直入
甚至一次也没有停步
就深深地进入了你的腹地
(2)
更末想到
你宛若故人
向我展开了花季
我一下子就迷上了你的春天
(3)
但是我太肤浅了
你哪能那么快
就让一个陌生人看得懂
在你的仙洞里
我惊讶地看到
有星星 有月亮
有歌唱的玉鸟
还有泉水流动的声音
伴着一股股寒凉的风
半个时辰之后
下雪了……
(4)
雪花飘飘
你坐在石案之前
拿出一枝精致的笔
浓浓的墨醮在了笔端
素笺上流淌出了美丽的诗
我看着你
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
白狐之乡到处是诗的声音
(5)
而我终于醒了
却是被你唤醒的
你说你还要写诗
劝我莫再在你诗行里躺着
只是我这时很饿
我拿起你的诗行吃起来
一下子就吃进肚里好多好多
我的肚子里装满了你的诗
我有精神了
你笑了……
(6)
就这样
我得以
继续在你的诗行里躺着
我闻着诗行里的花香
看着诗行中的白云
又一次睡着了
你怀着一颗诗心
为我盖上了你的睡衣
(7)
你的睡衣好好美呵
质地柔柔的 软软的
还毛茸茸的 轻飘飘的
难道我可以就此成仙了吗
我是否能成为你白狐仙府中的一员
(8)
但无论怎么说
在你的诗行里躺着实在很美
同时你的诗句会变幻
有时是一朵花
有时是一片云
有时是小桥流水
有时是游动的鱼
再等它们变成诗行
我记住了你唯美的诗句
(9)
是的 用一种永恒的姿势
守住擦肩的相思
在红尘里来去一场
一旦放在心里就是一生
刚从你的生命里经过
谁在回忆纷飞的泪
守住爱情 三千里情歌
镶嵌在文字里
(10)
你还说过
此生只被开垦一次
以后宁可荒芜
而你如果荒芜
我将跟着荒芜
(11)
不过我要告诉你
三百年前
我的十二世祖被流放
就是在宁古塔这块会长诗的地方
他老人家种下了眼泪
种下了相思
也种下了恩养百姓的五谷杂粮
而他的《域外集》
更是非比寻常
在中苏边界谈判中 放射出历史光芒
他的名字
在庄严与尊敬中被后人瞻仰
作为他的后代
我深深铭记着祖德芬芳
(12)
因此 其实我已被历史纹了身
我也被你的诗句纹了身
让我用火热的唇
在这篇土地上留下火热的痕
也让我用你的诗句
在我的心里烙下新的纹
让我也做一只白狐吧!
2017、7、7写于新乡
附:简评《致女诗人白狐金波》
李洪程
在英辅诗中,友情占的分量很重。这是写给别人的,也是写给自己的。我很看重《致女诗人白狐金波》,他说是组诗,我说是一首洋洋洒洒的十二节抒情诗。张英辅一再向我谈到他在博客上结交的诗友,他认为,虽然博客是一个虚拟世界,但他非常相信这其中有真情,他总是以一颗善良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他重情重义,他在博客上结交了许多诗友,天南海北,遍布全国,经常以诗赠答唱和,似乎把这种交友的方式,发展到了极致。网络时代,是一种别样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在网络上很少交友,英辅却把博客作为一种重要的交友方式。因此我起初对他这部分诗歌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好像触疼了他心灵上另一角相当柔软的部分,于是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诗篇,并努力让我的诗观接近他的诗观。以君之心,度君之诗。我必须承认世界上有了这一种博客诗友以及博客诗篇的存在,怎能不予置评了事。英辅与博客友人赠答和诗,甚至动以千百,这其中浸着他的眼泪和心血,他把这类诗作为花束献给诗友,是颇为时尚的。我读他的《致女诗人白狐金波》是要费不少功夫的。
我不知道那位女诗人为什么要把“白狐”作为自己的网名,这使我想到聊斋,感到美丽缥缈。读了英辅的诗,更注意到他把这位女诗人的诗境称作“白狐仙府”。他神游这座诗的仙府,被女诗人的诗深深打动,他并不直白地进行赞美,而是抒写出自己的感受,“你宛若故人/向我展开了花季/我一下子就迷上了你的春天”,这是诗的花季,诗的春天,诗的故人。这是似曾相识的故人,这是诗的魅力。他在她的诗里留连不舍,躺在诗行里,这是一种倾倒的状态,吃着诗的文字,说的雅一点,含英咀华,肺腑生香。他在诗里做梦,享受诗的盛宴,得到诗的滋养,感动得倾心置腹,以致第一次把自己十二世祖的身世也倾诉出来。这就增添了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身上赋有的深远的历史感。我尤其喜欢他婉转悠扬的诗行:“是的
用一种永恒的姿势 守住擦肩的相思/在红尘里来去一场 一旦放在心里就是一生/刚从你的生命里经过 谁在回忆纷飞的泪/守住爱情
三千里情歌
镶嵌在文字里”——这在他惯常的浅显的诗语里加进了一种新的因素,一个人改变自己习惯的语言方式是很不容易的。值得称道。最后,用“纹身”这一语词,也别开生面,综括全诗,将历史的图印、诗的图印都纹在自己身上,寓意恍惚之间,于是自己也成了一只白狐。可谓馀意悠远。
注1:李洪程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
注2:白狐金波现在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她为此诗多次回赠我金笔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