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平之战

(2023-05-29 10:51:40)
标签:

赵括

质疑

相信


      有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讲的就是只知道夸夸其谈的赵括。但是,赵王非常信任赵括,让他取代了老将廉颇去抵抗秦军。最后的结局呢?当然是很惨。秦军诈败,诱使赵军追击,远离了自己的阵地和粮道,然后秦军从背后包抄,将赵军团团围困数十日,赵军反复突围不成功,赵括又死在乱军中。赵军没有了粮食,只得投降。四十万赵军在投降之后被秦军全部活埋。此后,赵国国内再也找不到足够的青壮年男子来组织抵抗,这就为秦军继续东进、统一六国打开了大门。

     赵括死了,四十万赵军被活埋了,这个结局够不够惨?

     从这个历史故事来看,赵括的能力甚至是智力都是比较差的,他能够当领导只是因为赵王的信任罢了,不要说老将廉颇了,我看在就这四十万人里面选一选,应该很容易能够选出超过赵括的人,如果这样的话,就算不能完全战胜秦国,也不至于这么惨。

     又说到上次那个话题了,质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算是赵王没有发出质疑,那四十万人难道都没有头脑,都没有对于秦军的诈败和赵军的冒险追击发出质疑?这可能吗?悲剧的根源就在于,你就算很聪明,但是你人微言轻,即使发出了质疑,别人也会置若罔闻,甚至对你加以惩罚,所以,质疑的声音根本没有任何作用甚至根本无法发出。对于领导,大家只能选择信任,否则就会很难立足。两千多年过去了,在这一点上,我们有进步吗?我看没有。那么我们能够避免长平之战的悲剧吗?我表示怀疑。

      没有人敢质疑赵括,最后导致四十万人被活埋,导致赵国灭国,这惨不惨?

      长平之战


作者:名山有径

链接:https://www.lofter.com/lpost/74861e32_2b90ac16a

来源:LOFT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找车钥匙
后一篇:老婆去烧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