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转载美文 |
做到这6条,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动力!亲爱的,你做到几条?
文/赵老师
今天在《Bobo老师的学习方法》中的《妈妈,你好可爱》中看到一位妈妈这样一条留言:
看完,不由得感慨:
好感性的妈妈,
好暖心的孩子!
李波老师短短千字、朴实无华的“妈妈,你好可爱”的小短文,没想到唤醒的是母子之间两颗心的共鸣。
没想到的是唤醒了青春期儿子对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担当。
可是,难道说,别人家的儿子不暖心,不担当,别人家的妈妈不感性?
为什么就很难得这样的和谐,这样的通情达理?
其实不是。
所有的妈妈,都有温柔、柔软的一面;
所有的孩子,都疼妈;
每一个孩子从灵魂深处,其实都是想要学好的;
他们都有一个学霸的梦。
只不过,不是所有的孩子,内心深处想要学好的动力有幸被唤醒,所以只好被动地面对学业,麻木地面对人生。
每一位父母其实都明白,一个孩子要想学好,首先得他自己要学,如果他本身就不要学,作为父母,你就是逼死他也没有用。
而作为一个孩子,他内在学习的强大动力究竟来源于什么呢?
6点建议送给你:
1、孩子内在学习的动力是被唤醒的,所以不要什么都不做,操着两手,干干等着他自己醒来。
最近教育圈里一直流行一句话,叫做“静待花开”,这句话很美,很能安慰人。
于是,当孩子学习出现问题,父母往往还没做什么的时候,就拍拍胸脯安慰自己道:
“每一朵花都有花期,静待花开吧。”
可是,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作为父母,你有没有去做唤醒孩子内动力的工作?
如果你做了,Ok,那我们就等着吧;
如果你没有做,Ok,你想要等孩子自动醒来,抱歉,有可能吗?我只能说,概率很低。
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果的。有因就有果,没有因,哪来的果?
孩子面对学习的内在动力,是被唤醒的,而不是自动醒来的。
父母和师者,所要做的,最重要,最重要的工作,其实不是给他讲几道题,逼着他背几页书,而是要唤醒孩子面对学习的这种内在动力。
上面这段话非常关键,所以,我们再来一遍:
父母和师者,所要做的,最重要,最重要的工作,其实不是给他讲几道题,逼着他背几页书,而是要唤醒孩子面对学习的这种内在动力!
很多父母和老师,其实没有足够的意识,说是要唤醒孩子。
在我们眼里,觉得好好学习,认真生活,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这值得怀疑吗?
可是,意外的是,孩子们恰恰就是不知道!
为什么要好好学习?
Sorry,I don't know!
就像一个孩子跟我讲的:
赵老师,我妈妈每天都逼我学习,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仅仅为了一个大学,仅仅为了一份工作?我身边有很多人,没有上过大学,照样有很好的生活。
直到来到阳明,参加走心,我才明白,学习,可以让我变成另外一种人。
人与人真正的差别,不是外在,而是精神上的差别。
这种差别,可以让我获得更大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的人生。
讲1000道题,也不如1次唤醒,因为这次,是他自己决定要学了!
2、真正的唤醒,是灵魂意义上的唤醒!
开篇,李波老师用一篇短文《妈妈,你好可爱》,唤醒了两颗灵魂:
唤醒了妈妈对自我生命的观照;
唤醒了儿子对母亲和人生的担当和爱。
所以,真正的唤醒,是灵魂意义上的唤醒。
所以,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用一个人的灵魂唤醒另外一个人灵魂的过程。
唤醒必然是精神层面上的。
记住这句话:
唤醒必然是精神层面上的。
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年轻人想要在北上广深这几个大城市扎下根非常非常之难,光一套房子就得吓退逼跑多少人,所以前几年网上盛传年轻人要逃离北上广。
可是,逃离之后是什么?
逃离之后,是回归。
为什么回归?
因为梦,因为理想,因为追求。
北上广对年轻人的召唤不是因为在这里可以有更大的房子,更高的收入,而是因为北上广是一个可以做梦的地方,是可以容纳一切理想的地方,它鼓励你奋斗,鼓励你为了梦想苦逼兮兮地活着。
在北上广,虽然很累,有时候不乏绝望,但它让你感觉到自己在活生生地活着,让你感觉到可以成为另外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对于年轻人而言,远比老家稳妥、安定却一劳永逸,波澜不惊的人生来得更带劲。
北上广,是一个造梦的地方。
其实孩子们学习也是如此,面对学习,最深的执念不是来源于它可以让我考上大学,它可以让我有更稳定的收入;
而是,
学习,可以让我成为我;
学习,可以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觉到自己的力量;
学习,可以让我成为更好的那个我;
学习,可以让我面对人生的时候,有更大的选择和自由!
在少年时期,学习,就是奋斗!
而奋斗,哪个孩子不喜欢?
因为奋斗,代表着不可知的未来,这个对于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这种奋斗、追求的志趣就是灵魂,就是活生生、鲜活高亢、丰富富饶的灵魂。
所谓的唤醒,就是用你的灵魂,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的信仰,你的精神,唤醒另外一个同样渴望真真切切活一把的灵魂。
不要担忧,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这样的灵魂。
他对生命的热望,远远超越于你。
在这之前,如果他看起来无所用心,麻木不仁,别动懒散,不要怪他,说他懒,不求上进,而要怪我们自己,没有让孩子看到这份灵魂之光!
3、唤醒不需要多大的学识,需要的是父母的一个“真”!
有的父母也许会讲,赵老师,你讲的什么精神啦,情感啦,思想啦,什么的太深奥了,我们没有文化,也没有多大的口才,我们不懂啦。
其实,唤醒,不需要父母多少口才,它需要的只是一个“真”字。
我给大家看一个故事,是公号“书单”内容主笔在讲述自己高考失利3次之后,第4次备考的一个小片段:
我是个“应试教育”的弃儿。从2004年到2006年,我连续参加了3次高考,每一次都只是考个一般本科,但我仍偏执地想读重点院校。结果,彻底激怒了想让我早点上大学的父亲。
2006年8月,割完家中的稻子,我在重庆老家的乡下跟父亲大吵了一架,身无分文,准备离家出走。没有话语权的母亲,只能默默地看着父亲跟我的激烈嘴仗,无助、抹泪。
我丢下狠话:再也不回这个家。
父亲骂:“你滚,滚得他娘的越远越好,有种别回来。”
我赌气地跨出家门,头也不回,沿着村子的小路往镇上走。这时,我发现母亲跟在后面,走走停停,战战兢兢。
她知道我身上没钱,走不远,能到哪里去?我说,我要去涪陵再复读一年,听说那里不收复读费。
路过奶奶家门口,母亲说,我去给你借50元作路费,好不?我说,不要,我自己想办法;她又说,去邻居那里借,好不?我又否定了。
半小时后,在去往镇里的公路上,母亲追上我,塞给我50元钱。她说,她忘记了手里还有点没花完的零钱,就当路费吧。她一路目送我离开那个伤心的村子,我越走越远,她的影子越来越小……
后来,我终于考上了重点,圆了梦。
10年之后的某个晚上,我跟母亲聊起高中时代的青春莽撞事,说谢谢她给了我复读的路费。她说,其实那50元不是零钱,是她回家从父亲的床头偷来的……
你看,这样一位母亲,朴实,木讷,笨拙,甚至窝囊,卑微,但却莫名其妙地浑身上下闪烁着耀眼的灵魂之光。
50元的偷窃,也许用尽了她毕生的心计,而随后善意的隐瞒和不舍的目光,虽然那么的笨拙到讲不出几句漂亮话,却用自己一切的灵魂,表达了对儿子梦想最大的支持和尊重!
什么是灵魂?
灵魂就是真。
不置一词,但你的一切,从你的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漫溢出来,虽无一言,但胜似千言万语。
真正打动人心的,都是灵魂的力量。
4、智慧的父母,都知道求助高人
有句俗语这样讲:千金买房,八百择邻。
说明了你周围的人,你接触的人,对你生命格局的影响。
人,是活在环境中的;人是木,环境是根。
上山放羊的孩子,仰慕的是村里羊放得最好的那个人;
村里种地的孩子,仰慕的英雄是种地最好那个人;
你看到什么,你听到什么,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现代社会,资讯很发达,但是再发达,一个孩子所接触的现实生活还是有限的,这有限的现实,又会将他的注意力和志向牢牢地系在当下,而对自己的人生不敢有更大的想象和抱负。
所以,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跳脱出你的阶层,跳脱出你的圈子,跳脱出你的人生,那么,你就要想办法让孩子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人。
今年暑假有一位连续参加过我们3期走心集训的孩子,第3次集训完,她感慨地对我讲:
老师,我终于知道北京为什么好了。
我决定高考一定要考上北京的大学!
你看,北京怎么好,逛逛长城、溜溜大街,甚至北大清华校园内走马观花地看看,是没有用的,关键是,像李波老师讲的那样,你得和生活在北京,奋斗在北京的那些人去接触,去交流,因为,北京的魂,在他们身上。
李波老师常讲,人生三大幸事:出身名门、贵人相助、高人指点。
出身名门是命;
贵人相助是运;
唯有高人指点,是我们可以求来的。
见识过多大世面,会有一颗多大的心;
见识过怎样的高人,有的时候会影响一个孩子一生的抉择。
5、把家里最好的一个地方,送给书房。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
不爱思考,
没有好奇心,
不爱动脑筋,
......
其实,恕我直言,很多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到现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满足过,在精神上,他们一直处于饥饿状态。
饿得太久了,就习惯了,就放弃了。
久而久之,在我们的眼中,孩子就是那个无所事事,从来不爱思考,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
果然如此吗?
想想我们身边被我们这样无端指责的孩子,他在3岁的时候,是不是这样,他在7岁的时候,是不是这样?
不是的。
那个时候,他们总是跟在我们屁股后面,嘴里能问出十万个为什么?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在意过。
再后来,孩子慢慢长大了,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在精神上的困惑和苦恼越盛,可是周围人文环境的匮乏,让他们无处寻求答案。
因为在很多父母的眼里,除了课本,其他的书都不是书。
除了上学校学习,其他的学习都不是学习。
殊不知正是我们这样肤浅狭隘的认识,误导了孩子,让孩子在求知欲最强的年龄,却无书可读,无学可上,只能拿着几本课本,味同嚼蜡地干啃。
有句话讲:科学是没有界限的。
其实,学习也是没有界限的。
上语文课是在学语文,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也是在学语文,不但是在学语文,还在学历史,学地理,学哲学,学情感,学社会,学人生......
这是更广阔的学习。
赵老师一直在讲一句话:
大河有水,小河流。
这句话之真理无处不在。
一个孩子课内学得好不好,分数考得高不高,80%不是取决于上课怎样,而是取决于课外的时间。
课外在干什么?
这个孩子今天在语文课上表现出来的悟性偏低、记忆力不佳、表达能力偏弱、思想简单,其实最主要的是在今天之前的无数个课外,他在人文层面上涉猎不足,功底不厚。
闲暇出智慧。
闲暇的时候干什么?
赵老师给个建议,最起码高一之前,我们应该用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最好进行经典阅读。
如果有可能,课外阅读的习惯要保持到高二。
因为今天你不读书,今天你生命的问题就无处得解,今天你的精神世界就是苍白的,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来得。
今天你不读书,明天你生存、学习的能量就不足,在学习的时候,你就会有匮乏感。
功夫在诗外。
所以,把家里最好的地方,留给书房吧。
摆上满满一屋子书,哪怕是你头皮发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尼采,哪怕是你看一眼就发愁的大部头《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者似乎义正言辞的鲁迅、温和恬淡的沈从文......
但是,所谓开卷有益。
只要你打开,你会发现,这些貌似高冷的哲人,其实一个个活得比我们更接地气。
他们思考的,都是最朴实无华的问题。
有了这样一间书房,哪怕孩子回家来少补了几节课,读了一本小说,说句实话,这孩子的未来,能差到哪里?
这孩子的学习能差到哪里?
买书,是最廉价的教育投资。
花3--5万补课,1对1,其实都不如一屋子书,给予孩子在精神上的更多。
6、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
曾经投资阿里巴巴的日本软银孙正义,从小家里非常穷,出身也很低微,因为他有韩国人的血统,而当时在日韩国人是受歧视的。
孙正义小时候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小学老师。
当他把这个梦想跟父亲说了之后,父亲告诉他说,在日韩国人不能做公务员。
孙正义一下就急了,当时就说,“那么我们加入日本籍。”
他的父亲赶紧安慰他说,“小学老师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工作,但你将来肯定能做更大 的事情,还是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吧。”
其实不仅仅如此,父亲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儿子孙正义以后注定要成为不一般的大人物,
“就是这样没有来由的莫名其妙的对儿子的狂妄信任,造就了我!”
成功之后的孙这样总结。
每一个孩子,在生命的初始,都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想象,都对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信心;
可是,很多父母,却往往从自己的现实出发,认为孩子的梦想,
“太不切实际了”
“太狂妄了”
“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好一点”
“还没学会走,就想要跑了。”
“咱家就没有那样的资源,你就不要做那样的梦了!”
“想要考北影,也不看看你的分!”
“就你这么笨,这么懒,这么丑,这么......你还想要......"
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志向,可是,如果一个孩子,都没有勇气,不敢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敢相信自己的头脑,对自己这个人都没有一点信心,怎么敢有志向,怎么会有志向?
恕我直言:
要想走远路,就要储备很多能量;
要想做大事,就要有盲目的,甚至是不可一世的狂妄;
人不疯狂枉少年!
作为父母,我们要帮孩子储存能量,让他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信任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了这份信任,才能耐大劳,吃大苦,困难面前不退缩。
如果你用一个小鸡笼子养孩子,这也不行,那也很怕,那么,胆越养越小,志向越来越萎缩,学习的内动力从何而来?
最后:
你的现实,不会是孩子的未来;
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用无数种可能性。
超越出自己的人生,来看待孩子的人生,你才能够看到你究竟应该给到孩子什么。
理想、梦想、情感、奋斗、对自己力量的盲目自信,对美好人生的无穷向往和想象,构成了孩子最终努力学习,勤奋上进的动力,
而掐断了这些,抱歉,就掐断了孩子面对学业学习的内在动力之根,也就掐断了他的未来。
希望,
梦想、理想、奋斗、志向,
甚至幻想,
花一样美,海一样深沉、辽阔的精神世界
还有
盲目自信到觉得自己拥有可以无坚不摧的力量
这些
才构成了孩子学习的真正内动力!
http://mp.weixin.qq.com/s/JIHUjq3EhI9z9rUBRScl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