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感怀

标签:
旅游文化情感 |
分类: 驿路风景 |
http://s13/mw690/006rFrcgzy7q8RuRtaA9c&690
从庐山下来回到九江,长江岸边的浔阳楼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坐公交在浔阳楼站下车来到了这座历史悠久的酒楼下,没料到竟闭门谢客门前冷落车马稀,真是大有物是人非苍凉失落之感。怀着虔诚的心态仰望着凛冽寒风中的楼阁,心想:这就是白居易、苏东坡曾登楼把酒临风、宋江醉酒题反诗的浔阳楼吗?飞檐翘瓦、古朴庄重的浔阳楼好像在沉思着什么缄默不语;对面路旁的几座高楼大厦愈加映衬出它的孤独和零落,仿佛在替它对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久远。
沿着路边的石阶拾级而上,绕到楼的背后,宽广辽阔的长江顿时呈现在眼前。长江,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相见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和这儿的九江长江大桥都曾乘坐火车路过多次,每每都是从桥上匆匆而过聆听着铁轨异常的声响来不及细细端详;这一次是第一次走近它来到它的身旁。此处的浔阳江畔是九江这座长江黄金水道上的历史重镇最美丽的风景线。“举酒欲饮无管弦,别时茫茫江浸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江州司马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夜送客,为世人在此留下了唐代诗歌不朽的名篇。今日站在这儿,想象着白居易当时惆怅的心境:望着客人渐渐远去的背影,月光下、朦胧中,看不到孤帆远去消失在茫茫天际,那时那刻,他听到了什么?想到的还有什么? 琵琶女子悦悦的弹奏?还是亭台楼榭柔柔的夜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歌女哀怨凄苦,诗人泪湿青衫!“如听仙乐”的琵琶声穿过历史的时空在江边回荡,让多少游人在此为他踯足伤感?长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感慨的地方,唐诗宋词,有过多少华丽豪迈的诗句在江面上飘曳了千年,让人流连忘返。想象着远方赤壁之战厮杀的疆场,江水奔涌而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是怎样一幅壮观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江山如画”之景象!然而人生几何,胸怀大志意气风发的苏东坡壮怀未酬,伤从心生,只好举杯邀江上清风明月一醉欲消千愁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啊,万里长江今犹在,不见当年曹诸周!
来来往往的船只在江面上慢吞吞地前行,时而鸣叫的汽笛像呜咽的号角催我回到了现实,提醒我真的是到了长江岸边。江水不是滔滔从远方滚滚而来倒也大有浩浩汤汤、波澜壮阔之感。向前方眺望,锁江楼挺拔屹立在江畔、九江长江大桥上车来车往。伫立在江边心情无法平静,自然也有几多感慨浮想联翩:登到山顶看云在脚下翻滚才知自己是多么的渺小,站在长江岸边看缓缓的江水向东流去丝毫没有回头的意思方觉生命的短暂、时间的无情、人生的无奈。远望江的那头,水天连接处,还有多远是瑰丽壮观的三峡呢?小的时候对长江充满了向往是由电影而始,《巴山夜雨》、《等到满山红叶时》让我感到了长江三峡的神秘;《烈火中永生》、《雾都茫茫》使我知道了山城重庆的悲壮;还有电视片《话说长江》“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高昂激亢的旋律和音符展现了长江的博大胸怀;江的这头,那该是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尽头、繁华璀璨的豪华都市大上海吧?忽的想起了影片中跳江的素芬。“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012.01.12
QQ日志)
前一篇:梦中的三峡之漂流神农溪
后一篇: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