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减政策之下的思考——刘薛冰

(2021-09-27 21:57:32)

教师:自我增压,把原来批改作业的时间拿来提升专业能力

新出台的双减政策规定,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这对老师来说,是不小的考验。

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不分快慢班的情况下,课堂有限的40分钟里,只能照顾大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觉得“吃不饱”,接受能力差的“吃不下”。作为老师,肯定得通过作业来补充课堂上的不足,让学得快的学生巩固知识,学得慢的学生跟得上进度。现在要求减少作业,为了让有限的作业发挥最大作用,老师需要花更多心思。如何平衡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成绩提高与作业量减少之间的关系,是老师们需要好好把握的问题。

 双减给孩子减负,实际上是给老师出考题,老师也要自我增压增压就是把以往批改作业的时间拿出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作业,形成良性循环。课堂上要精讲精练,分解教学目标,化整为零。老师还要多学习教育心理学,掌握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布置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层次性和选择性。

目标:从眼中有作业心中有学生迈进

作业量减下来后,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提升?学校非常重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力和展现力,强化高效课堂构建。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请小老师讲题,指导学生将单元的知识整理成思维导图等上台展示。还有口算抢答、头脑风暴、计算能力竞赛、课堂小明星、班级优化大师加减分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我认为只要学生肯学,就肯定不会太差。通过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利用优生带动后进生进行培优辅差。

有些学生回家做作业反而容易磨洋工,课堂上我会有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解题的意识,让学生思维能够活动起来。现在每天下午放学也会有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业,作业布置量少、精简,数学作业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大部分同学基本上在学校已经完成3/4以上的作业(包括语数英)。

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作业?我们可以设计让学生讲题汇报、动手实践完成探究作业单、整理单元思维导图,做数学小报等特色作业代替原来的书面作业,学校作业实现了质的提升。

双减政策出台,我们更需要坚定落实作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抵制题海战术,眼中有作业心中有学生迈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