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倒推思想教学设计
(2017-11-18 19:19:22)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倒推思想教学设计
北关小学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目标解析:
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明白各种运算的含义,同时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四种运算的运算含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 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逐步递进,养成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1、
小明原来有36个苹果,送给小兰6个后,还剩多少个?
生1:关键词是:原来、送给、还剩。
生2:根据关键词分析,求还剩多少个?用原来的减去送出去的就是剩下的。也就是36—6=30(个)。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加减互换奠定基础。】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小明有些苹果,送给小兰6个后,还剩30个.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生1:找出关键词,已知送给6个,还剩30个,求原来有多少个?
生2:这道题和第一题不一样,它和第一题的条件和要求的正好相反,是求原来有多少个,要用加法。把剩下的和送出去的加起来就是原来的。也就是30+6=36(个)。
生3:求剩下多少,和原来有多少个苹果,正好相反。一个用减法,一个用加法。
小组总结:通过同学们讨论,我们组得出以下结论:加法和减法可以互相转化,加法可以看作是减法的逆运算,减法也可以看作是加法的逆运算。
3、综合运用,汇报交流。
小明和小兰分苹果,小明送给小兰6个后,小兰又送还给他3个,小明和小兰都是30个.小明和小兰原来各有多少个?
生1想: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就是把相互送给对方的苹果还回去。关键词有:送给、还给、都是、原来。
生2:最后问题中问:原来有多少个?需要把送出去的要回来,接受到的还回去。
生3:在最后都是30个的基础上进行还原。
生4:先看小明,现在小明有30个,他收到小兰的3个,需要还回去,用减法,他送给小兰6个需要要回来,用加法。也就是30-3+6=33(个)
生5:我来说说小兰吧。小兰现在也有30个,他先收到小明的6个,后送给小明3个。倒退回去的话,就是把收到小明的6个还回去,用减法,再把送出去的3个要回来,用加法。也就是:30-6+3=27(个)
师梳理提问:在思考或列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1:可以运用画图帮助理清思路。
生2:要搞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
小组总结: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他们之间有关系,可以互相推理。
二、变式训练,加深理解
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
36
÷4=9
23+9=32
综合算式-------------
(1)、生自主读题,分析题意。
1、自主分析第一小题。
生1想:第1个是除法,36除以4的商是9,第2个是加法,23加上9的和是32。应该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生2:这道题可以看作是23加上36与4的商,和是32。应该先写加法,后写除法。
生3:我同意,因为在第2个加法式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加数9在后面,要后写,它还是上一个除法算式的商。
生4:我来列一个综合算式看对不对。23+36÷4=32。
生5:验算一下,就知道对不对了。先算36 ÷4=9,再算23+9=32。结果一样。对了。
组长小结:我觉着,在列综合算式时一定要再三思考。理清思路。还要检验一下看是否正确。
(2)自主完成第2小题。注意看有什么不同。
生1:先算5与8的和是13,再算73与13的差是60。
生2:可以看作73减去5与8的和,差是60。要先写减法,后写加法。
生3:对,相同的数13,第2个算式的减数正是第1个算式的和。
生4:是73-5+8=60,对吗?
生5:验算一下,先算73-5=68,68+8=74。不对。
师:错在哪里,大家好好想一想。
生6:我知道,5+8要加括号。因为要先算5+8=13。正确列式为:73-(5+8)=60
生7:验算一下。先算5+8=13,再算73-13=60。对了。
师:有时候,先算的要加括号。谁来总结一下呢?
(3)各小组总结做题思路。
1、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验算。
4、思考一下先算的用不用加括号。
(三).练一练: 利用倒推填表格
先自主观察表格,发现规律。再计算。
被减数 |
58 |
58 |
|
60 |
60 |
|
减数 |
25 |
|
12 |
14 |
|
15 |
差 |
|
30 |
23 |
|
23 |
46 |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被除数 |
36 |
36 |
|
56 |
54 |
|
除数 |
6 |
|
6 |
7 |
|
4 |
商 |
|
9 |
8 |
|
9 |
7 |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设计意图: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对已有的加减含义的回忆,体会加减运算含义的可变性、互逆性,理解并掌握乘除运算含义。注重实际应用中四种运算的联系。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针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含义为抓手,让学生明白四种运算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把握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