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韶山儿歌《月光光》,到底是一缸洗二缸盛,还是一姐洗二姐浆

(2021-04-15 14:20:57)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那时的农村,没有手机玩,没有空调吹。

夏天热得要死,晚饭过后,就到老井提几桶冷水,泼到地坪里,吸水声滋滋直响,热气直往上冒。

一番骚操作过后,大人提着靠背椅,小孩拿着矮凳子,往坪中一坐,歇凉。

歇凉总是邻居几户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热闹才会更有味。

大人们边摇蒲扇边打讲,讲的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人间的事不过瘾,还要讲些怕话。

怕话,就是让人怕的故事。

他们自己讲的时候怕不怕,我不晓得,反正,小孩是好怕。

关键是,越怕越想听,头皮都发麻了,还催着他们多讲点……

不过,几十年过去,当年的怕话,早已完全不记得了,入心入脑的,只有几首儿歌。

其中一首,不知题目是什么,但背得很溜:

月光光,

夜光光,

河里担水洗衣裳。

一缸洗,

二缸sang(二声),

打发哥哥进学堂。

学堂远,

对笔管。

笔管粗,

对篦梳。

篦梳滑,

对腰带。

腰带花,

对冬瓜。

冬瓜木,

对牛角。

牛角尖,

尖上天,

天上铜锣响,

地下紫罗边。

这儿歌最早的编撰者不晓得是谁,也不记得是哪个教我背的,也没去问到底什么意思,只晓得上下押韵,朗朗上口,加之小孩记性好,多读了几遍,就一直镌在心底。

待自己有了孩子,虽然到六月,他们就缩在空调房里不愿出来,但偶尔也会带他们看看月亮,等等流星,教他们背自己小时候背过的诗和儿歌。

却被他人听见,说,哪里是什么一缸洗二缸sang啊,是:

一姐洗,二姐浆。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晓得,原来这儿歌,还有几个版本呢。

而且,他所背的,还更通顺一些。

两个姐姐在家干活,把男孩送去读书,不正是那个时代一些家庭的生动写照吗?

你们背过的是哪个版本呢?

不妨留言探讨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