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不愿弟弟向奇才学习,我们也不必让孩子向学霸看齐

(2021-03-03 20:27:12)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为了弟弟们读书的事啊,曾国藩真是操碎了心。

很多家书里,他都是谆谆教诲,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告诉他们,期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在我看来啊,他最厉害之处,也最值得现在父母们学习的地方,在于:

晓得弟弟们到底是块怎样的料。

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二月二十日的信里,他告诉弟弟们:

现在我的朋友啊,越来越多了,有“讲躬行心得的”,有“穷经知道”的,有“讲诗、文、字而艺通于道的”,有“才气奔放”的……

他最佩服的年轻人辈,是比他小13岁的黄彭年。

他写道:

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近作《选将论》一篇,共六千余字,真奇才也。

子寿戊戌年始作破题,而六年之中遂成大学问,此天份独绝,万不可学而至,诸弟不必震而惊之。

他隆重地向弟弟们介绍了这个奇才,还说,人家那天份,牛逼得要死呢,你们千万不要震惊啊。

可见,他想到了,弟弟们肯定会很震惊,因此,提前打了预防针。

弟弟们的震惊在于:

一、哇,京城果然人才多啊,连我哥哥都羡慕他的才华呢;

二、呀,老大哥肯定会要我们向他学习,这可如何是好啊。

不过,虚惊一场。

震是震了,惊却不必。

曾国藩接着写道:

予不愿诸弟学他,但愿诸弟学吴世兄,何世兄。

很多人都觉得曾国藩愚钝,结硬寨,打呆仗,从他的书信里,我们可以知道,在他还没成名的时候,对于这一点,他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不但自明,而且有识人之明,他对弟弟们几斤几两,十分了解。

因此他才说,我根本不愿你们学他——他的潜台词时,我根本不指望你们能学他——但,吴竹如,何子贞,是值得学习的。

吴世兄“现亦学艮峰先生写日记,言有矩,动有法,其静气实实可爱”。

何世兄“每日至朝夕总在温书,三百六十日,除做诗文时,无一刻不温书,真可谓有恒者也”。

这人啊,智商不够没关系,关键是要自己也明白这回事,并且勇于改变自己,“有识有志有恒”,勤就能补拙。

中国状元那么多,出将入相的有几个?

战争年代我们不说,王朝承平之时,真正的台柱子,绝大多数,都是考得一般的。

天才般的聪明人,总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而已。

父母们当认清孩子的层次,不要把希望当现实,觉得他们是学霸,不要把自己完成不了的事,变成孩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普通人不必好高骛远,定个可以实现的目的,坚定地走下去,照样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