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存感恩之心

(2021-02-26 21:47:30)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二月二十日,曾国藩写给父母亲的信里提到:

同乡黄茀卿兄弟到京,收到茶叶一篓,重二十斤。尽可供二年之食,惟托人东西太大,不免累赘,心实不安,而渠殊不介意也。

家乡带茶叶一事,他在正月初七的信中提过:

如有便附物来京,望附茶叶、大布而已。茶叶须托朱尧阶清明时在永丰买,则其价亦廉,茶叶亦好。

朱尧阶于曾国藩,亦师亦友,后者常请他帮忙办事,十分信任。

大概,这次带来的茶叶,就是朱尧阶帮他买的吧。

二十斤装一篓,当然不是黄茀卿肩挑背扛过来的。那时人们进京,绝非说走就走的旅行,而要充分准备。

有钱的自然无所谓,没钱的,也得把钱带够,总得雇大小车一二辆,脚夫几人,才好成行。

车上必然是装满物品,自己用的,帮朋友带的,不一而足。

那个时代,寄递物品,有官道民道。

像曾国藩那样的小官,官方驿道大概并不是很够格用,因此,在他的书信里,我们可以多次看到他托人带物的记载。

对于进京的人而言,受人之托,其实是早有预料的,何况,帮的是个翰林,此刻虽然位卑钱也少,但前途绝对是无量的。

说起来,这样的忙,想找着帮还帮不上呢,何况有人主动找上门来?

再说,我帮人,人家也会要回乡,正好互相帮助。

曾国藩却知感恩,收到之后,肯定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虽然并未写在信里,但应该还说了几时请他吃饭喝酒之类。

为何这样讲呢?

且看看八月初三的家信。

彭山屺进京,路遇黄河大水,自己的行李衣服都湿了,“惟男所寄书,渠收贮箱内,全无潮损,真可感也……渠于初九晚到,男于十三日请酒……”

对于彭山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宁可自己行李弄湿,也保曾氏家信周全,曾国藩很有感慨。

虽然他并未写出来,或许他曾想过,如果别人请我帮忙做事,我也能如此贴心付力吗?

感激不能止于口头与心间,还得有所表示啊,因此,他请了彭山屺吃饭。

黄茀卿带的东西更多,一路风风雨雨,同样难以保存,做个东,也是应该的。

不管是谁,受人帮助,存忱之心,都是有素质的表现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