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中第一状元的故乡,离我家仅9公里,今天才知道

(2020-12-16 20:43:49)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王容,很多人听都没听过。

他是状元。

湘中地区,第一个状元。

也是唯一一个状元。

他的出生地,在今湖南湘乡市金石镇。村名,现在叫状元村。

他家书香门道,自五代以降,出进士三人,状元一人,可谓兴盛。

王容自小,极为聪慧,博闻强记,曾在湘乡县城,湘潭读书,十五岁入岳麓书院,当时的主讲,为一代大儒张栻。

名师出高徒,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科考,24岁的王容二举夺魁。

我没写错,不是一举,是二举。

《宋史 选举二》载:

十四年,御试正奏名王容第一。时帝策士,不尽由有司,是举容本第三,亲擢为榜首。

礼部定他第三,宋孝宗亲自把他定为第一名。

紧接此句,所记载的是:

翰林学士洪迈言:《贡举令》:赋限三百六十字,论限五百字。今经义、论、策一道有至三千言,赋一篇几六百言,寸晷之下,唯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宜俾各遵体格,以返浑淳。

看来,宋朝科举到得此时,又走了一条歧路,那就是字数越多越好。

不由得想起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说,有一段时间,士子们崇尚写得越快越好。实际上,这自然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然,宋太宗突然一变,不要快枪手,而选写得比较慢的。

淳化三年,夺冠大热门李庶几交卷子太快,反不被赵炅所喜,倒是写得比较慢的孙何,拔得了头筹。

可见,考进士,就跟漂亮国选大统领一样,总是充满着变数。

但,有些则没有变。

比如,历代六百多名状元,真正出将入相成为名臣的,极少。

王容也掉入了这样的怪圈。

在那个主战主和莫衷一是的时代,作为主张坚决与金国斗争者,王容的仕途,并不如意。

虽然,他也曾参与过北伐,却因主将冒进,最终吃了败仗。

王容一辈子,终官礼部侍郎,做得也不是太久。

他身体不好,1206年左右回乡,十二月十九日辞世,终年,不过44岁。

作为状元,《宋史》无传,名字,只出现了三次。

除了在本地史书里留下一鳞半爪的记载,王容的名字,基本消失了。

刚才我在地图上量了下,我家离他家,直线距离不过九公里,弯弯绕绕开车过去,也不到二十分钟,然而,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曾经有这样一位人物,就出生在不远之处。

昨天邻居一位老师说起时,他还猜测着,说很可能就是一位进士而已,毕竟乡里嘛,有个举人都不容易,所以,也就把进士升级为状元了。

今天去探访,才知道,真的是状元。

状元村有古银杏树一株,同根分成三枝而上,冠盖数百平。树上缠着一些红布,当是常有学子们在此祭拜。

此树有说是王母所植,也有说是王容亲手所植,测算之下,树龄已有近九百年。

秋冬季节,叶已全落,地面金黄。

我捡了四枚,带回家中,送给儿女,希望他们也能成为学霸。

古杏树不到三公里外的小河边,有一座七层麻石砖塔,名为状元塔。

当年,听闻王容“胪唱传来第一声”(他上孝宗诗里的一句),湘乡便在县治涟水河边建了状元坊,家乡百姓,则建此状元塔。

近千年过去,塔顶斜塌,只余四层,近几年得人捐款,将之修复。

且建有雨廊数节,看板数片,有王容谢恩诗,后人所写王容赋,以及他的生平简介。

旁边则有“状元坊”栏,挂锦旗一面,是本乡某位学子考上大学送来的。


状元塔一层中部,有对联一副:

山有七星联北斗

名高一甲起南强

王容字南强,又是文曲星,以之与北斗相对,也不算不谦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