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朋友们吃几个大瓜,真正的大瓜

(2020-10-22 15:33:43)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清稗类钞》里,记载了两个关于南瓜的故事。

张芑堂征君燕昌,少曾受业于丁敬身。初及门时,囊负南瓜二枚为贽,丁欣然受之,为烹瓜具饭焉。

张燕昌是清朝著名篆刻家,他拜师所带的南瓜,据记载,都只有十余斤,不大。丁敬毫不在意,收了这瓜,煮了一锅,大概两人吃得不亦乐乎吧。

三月初三日曰上巳,若是日适为清明,江宁妇女之亟望生子者,必以野菜合瓜而煮食之。甚且谓嫠妇、处女食之,亦可得弄璋、弄瓦之喜。上海则异是,所食为南瓜,且谓必须夫妇同食一瓜也。

想生孩子,必吃瓜,估计是瓜多子且有瓜熟蒂落之意。

只不过,南京的瓜,比起上海的南瓜,功效又神奇得多了。接近于古代开国皇帝的老妈们所吃的仙果。

之所以会想到南瓜,翻查资料,只因今天看到一新闻,说的是:

丹麦蒂沃利公园今年万圣节期间举行南瓜称重大赛。农场主基姆·邦纳嘉德培育的巨型南瓜以970.4公斤的重量一举夺得“南瓜王”称号,轻松打破此前北欧地区857公斤的南瓜称重纪录,这也可能是今年欧洲地区最重的南瓜。目前的南瓜吉尼斯纪录2016年在比利时产生,这位世界“南瓜王”的重量约1190.5公斤。

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不由得想起,很多老照片里,经常也能看到很大的南瓜。

只不过,那里面的南瓜虽然大,只是跟它的兄弟姐妹们相比,显得更大而已。

便如下面这张,拍摄于1901年,南瓜上面写着91磅。

我换算了一下,82.5斤。

大概已是那时的极致了。

种出这样一个大瓜,其实完全是意外,估计那根藤发生了变异。

但越到后来,巨型南瓜的种植技术就越高超,从选种到打顶到施肥到保护,方方面面,都被做到了极致。

1984年,500公斤已是极限,如今,一吨多并不少见。

这种南瓜,要花费大量成本。有资料显示,光种子就要50美元一颗,还有各种化肥,人工……没有一千美元,种不出来。

关键是,比起小南瓜,堪称食之无味,观赏价值远大于食用价值,一般不会用来吃,而是比赛之用。

查资料时发现,以前,各种瓜农之间,对于自己的种植方法,是严格保密的,生怕别人把技术学走。

现在呢,开放得多了,互相还会交流经验,毕竟,这玩意长到几百公斤,便如人的一生,不但要有吃有穿,还得靠着一点运气才行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