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苏联女管理人员,为德国战俘争风吃醋,赢者却是另一个女人

标签:
历史 |
分类: 凡人摸史 |
日本战俘蜂谷弥三郎,回国后写了本书,《为战争而哭泣的两个老婆》。
一个老婆,是在家里苦等他的发妻。
一个老婆,是他在战俘营里认识的苏联女子。
战争与传统道德,造成发妻守着活寡;
苏联女子呢,则是冒着被处分的风险,与他谈起了恋爱。
蜂谷的境遇并非孤例,同在西伯利亚的战俘劳工营,有个叫贝克的德国兵,碰上了比他还要奇特的事。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的作者朱维毅说,当92岁的贝克讲起这两个追求他的女人时,两眼放出得意的光芒。
他是在捷克被俘的,他们一百余人,被一个苏军下士,一路押着向东而行,后来又被送上闷罐车,开到了安热罗苏真斯克。
地名太长不好记,不像俄罗斯不冻港那样——摸着耳朵慢慢撕开——摩尔曼斯克,当年地理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背的——但说起另一个地名,大家就应该很熟悉了。
裤子巴……哦,错了,是库兹巴斯。
西伯利亚的大煤矿所在地。
贝克他们刚到时,当地人咬牙切齿地怒骂——
你们这些该死的弗里茨!你们就死在这儿吧!
弗里茨,德国人的代号不该是汉斯吗?
不管了,反正,开始去的时候,挺招人恨的。他们的惴惴不安,几十年后,我们只看着文字,也能感受得到。
但事情很快起了变化。
他们跟当地人的关系,渐渐好了起来,看守他们的军人,也不像以前那样凶狠了。
这让贝克十分感慨。
他想起在火车上的一件事。
他是小队长,车厢里不知道怎么就少了两个人,苏军下士大怒,拖着他就往黑暗处走去。
只听啪啪两声枪响……
然后,把他带到了另一节车厢。
他正想对下士表示感激呢,却听那车厢里有人骂了声娘,吼道,够挤的了,怎么又来塞进来一个……
他说,军人的战友情,只存在于相识的圈子,出了熟悉的圈子,谁也不管谁,特别是困难的时候。
是的,战争扭曲了人性,平时里的温良恭俭让,此刻很难出现,大家都只想自己能活。
所以,当苏联人慢慢接受他们之后,他是很感动的。
不止一个德国老兵说起苏联人,讲他们喝酒时暴躁,清醒时,还是很平易近人的。
贝克挖了好久的煤,被两个女管理人员瞧上了。
有个叫丽迪娅的,丈夫战死,带着女儿生活。有次,她把贝克叫进办公室,给他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矿石……
写到这,我想到的竟是开屏的孔雀……
两人正聊得开心的时候,突然门被撞开,尼娜冲了进来,以工作为由,带走了贝克。
女人吃起醋来,也是什么都干得出啊。
作为上级的尼娜,找了个理由,把丽迪娅调走了,直接甩到了1000公里外。
这力道,真狠。
丽迪娅还不死心,又冒险找他长谈了一次,说你留下来,就留在这里,以后我来帮你办户口……
虽然她的心意被婉拒,明知再也见不到了,仍托人给贝克送了300卢布。
不得不说,丽迪娅真是爱上了贝克。
她走之后,尼娜吃独食了?
并没有。
因为贝克有意与她拉开了距离,他还想着家里的老婆呢。
尽管苏联当局三令五申,出了很多规定,不准女性管理人员与德国战俘有不轨之事,否则严惩。
但花儿是禁不住的,曾经的敌手,此刻人畜无害,甚至还长得帅帅的。
寂寞空虚冷,孤枕长夜寒,仅1947年,第437战俘营及其下属的第3739医院,就有6名女工作人员因为思想道德不坚定而被开除。
没有发现的有多少?发现了没开除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