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
分类: 凡人摸史 |
今天要讲两个著名战俘,一个苏联的,一个德国的,他们都跟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间接相关。
一个是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
他于1941年7月16日被德军俘虏。
此时距离德国几百万大军进攻苏联才24天。
当德国发现,他们竟然把斯大林的大儿子抓到了,那种欣喜若狂是无法掩盖的,他们迫切需要借助他的声名,来瓦解苏联人的斗志。
很多苏联士兵收到了德国人撒下来的传单,上面有雅科夫的照片,还有他的亲笔信,说他受到了优待。
德国人喊话,连领袖的儿子都投降了,你们抵抗还有意义吗?
不过,事实是,这只是戈培尔的又一个谎言,说了一千遍,也没人信。
雅科夫拒绝了戈培尔的要求,没有合作。
后来,局势逆转,保卢斯投降,希特勒曾愿以雅科夫交换保卢斯,却碰了一鼻子灰。
因为斯大林不愿用一个将军——实际是元帅——却换一个士兵。
1943年4月14日,雅科夫自杀。
原因据说有几个:
其一、父亲拒绝换俘让他很伤心;
其二、与战俘营的英国军官激烈争吵;
其三、看守给他看了卡廷惨案的新闻。苏联杀害几万波兰军官教师工程师的事,让他觉得羞耻。
雅科夫被俘一年一个月后,德国也一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被俘。
他是海因里希,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外曾孙。
他驾驶的BF-109被击伤,迫降之后被俘。
跟当时德国俘虏雅科夫一样,看到这个消息,苏军也是极度舒适的。
他们也需要有大人物帮忙瓦解德军士气啊。
跟雅科夫不同,海因里希最终屈服了。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 德国二战老兵寻访录》作者朱维毅,在找资料的时候,于一个图书馆,发现了海因里希在战争的一份说明,也可以讲是他的自白书。
本来,他是不愿屈服的,但保卢斯的投降改变了他。
当时,苏军军官问他,保卢斯带着9万多人和24个将军投降了,你怎么看?
他回答,我只有在这里看到这些人才会相信,我认为一个30万人的德国集团军投降苏联是不可能的。
军官笑他,看,你到现在还是个法西斯。
看来,一年多来,苏军没少给他做思想工作,只是没怎么成功。
当保卢斯等人真的被带到战俘营后,他才确认,德军的神话,结束了。
几个月后,他成为自由德国全国委员会和德国军官联盟的创始人之一,开始了反纳粹宣传。
他写道:
从此,我们被视为德国叛徒。
他两次到过前线,一次是1943年去乌克兰,一次是1944年末去德国。=
他看到了东普鲁士很多人死于非命,不相信苏军所说,是德军易装干的,十分不爽,但也仅此而已。
他的这份自白书,为历史留下了记录,但对他于自己而言,并没有什么作用。
因为在那时的德国人看来,希特勒就是德国,德国就是希特勒,背叛他,就是背叛了国家。
多年之后,德国人终于发现:
没有他,对我很重要。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