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妃被慈禧下令扔井里,如果当时京城在南方,她会怎样死?

(2020-07-11 11:00:02)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童年胆小,怕这怕那,最怕的,是不可描述之事……

作为83年生的孩子,从小我住的就是农村阴冷的土砖老房。

7、8岁之前,跟奶奶一起睡,名为替她暖脚。

卧房过一小门,有间小房,老梳妆台靠窗放着,奶奶每早在那梳她花白的头发;

门右与梳妆台之间,有一尿桶。圆柱形状,下稍小,口稍大。直径尺多,高近两尺。有一长长的小杉树火弯的提手。

进门左前方,两条矮长凳,隔着一米多。

上面,放着一副寿材——新漆,红彤彤的。三十多年后,上面的画和字都快脱落完了,重新刷了一遍,成为我百岁奶奶最后的居所。

晚上,经常做着同样的梦。

要去小解,经过那门时,怎么也穿不过,似乎门上有两双无形的手,扯着我……

直到1994年,家里建了楼房,那种梦,就一次也没有出现过了。

但另外的事,又常出现在脑海里,让我一阵阵害怕。

那是看了一场电影之后。

相信很多农村人,如今还在怀念露天电影吧?



我从小被管得紧,500米以外的地方,都不允许去看。

幸得有个邻居,就有村里的放映员,来了新片,总会先在自家坪里看看效果。

那晚,放的是清朝戏。

半夜,宫中一口井升腾起烟雾,一个女人从井中爬了上来……

此处大家要脑补那种瘆人的音乐……

然后……一个老婆婆从梦中惊醒了……

这个情节,成为童年时代的梦魇,萦绕不去。

直到现在,也还记得,当然,不怕了。

多年后,才晓得,那是光绪皇帝的爱妾珍妃,与慈禧太后的故事。

上上个庚子年,24岁的珍妃被慈禧下令推到井里。

具体执行的,据说是大太监崔玉贵。

名义,则是怕八国联军把年轻貌美的珍妃给糟蹋了。

至于为何不带着她一起“西狩”,好像是不方便。



确实不方便,谁会觉得,带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在身边逃难,很方便呢?

要分吃的呀,要分安保啊……

万分地不方便。

珍妃被杀的井,后来加了井沿,横穿了根铁杆,把原来的井口,遮住了一部分。

是高人指点镇压也好,怕有人掉下去也好,反正,原来的井口,井深,是足够扔下人和淹死人的。

说起井,也算中华文化里的常有形象了。

古人有言,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当是妇女们一边在井旁洗着衣服,一边轻吟着柳永的婉约词作吧。

井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北方与南方不同,东边与西边各异。

作为南方人,我们这边的井,以前都是露天的。

井口或宽或圆,有的不过两尺,长亦不过米多,深则以一米五左右为常见。

井底总有一处,流水甚多,但水现到距井口十几厘米,便不再上涨。

我家这口井,夏雨亦不满,冬寒也不干,大概是乾隆初年建祠堂时所挖吧。

祠堂早就没了,清洌的井水,仍滋养着周边几户人家。

后来,有些人家都挖了十几米的深井,井口加盖,名为压水井。

再往后,则加了潜水泵,将水抽到楼顶的大水罐里。

原因在于,洗衣冲厕,要用很多水,那么浅的井,难以满足了。


http://p9-tt.byteimg.com/large/pgc-image/86ae6000bed54018bfe04c2ccf0d0dd0

(珍妃井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时候,看电视,听那:

女人不是水呀男人不是缸

命运不是那辘轳把那井绳缠在自己身上

若非画面里有辘轳和井绳,否则,根本无法将歌词具象化。

什么一朝被绳咬,十年怕井绳,在深井出现之前,是只会背诵却难以理解的。

之所以扯这么多,只为说明,把珍妃塞到紫禁城的井里,真没什么难度。

如果在南方,她可能就不是扔井里,而是被绑着石块扔池塘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时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