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皇后说,你们别再来报忧了,就让皇上声色犬马过完最后的日子吧

(2020-02-25 10:57:45)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贞观二十一年,大唐长安,在为大隋皇后发丧。

萧皇后,享年八十一岁。

在那个医疗水平不太高的年代,她能活这么久,绝对是高寿。

自隋灭亡,她死里逃生,辗转南北,历尽艰辛,寄篱异族,最终在李靖消灭北方之敌后,迎回长安。

此是贞观四年事。

她在大唐,生活了十七年。

我在想着,这个来自于西梁傀儡皇室的女子,死前大概想到了自己的丈夫,杨广吧。

有趣的是,在她去世这年,《隋书》已修成十一年了。

她有没有看过魏征主修的这本史书?有没有提出过意见?

毕竟,从西梁到隋末,她都是亲历者,她就是见证历史的世纪老人啊。

难道不找她口述历史?

然则,不管有无看过,反正,她的形象已经定格在《隋史》里了。

我们知道,尽管女子干政乃是大忌,尽管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在老公扯着她要她给施政提建议时,大义凛然地说,母鸡不打鸣,别问我这些事。但实际上,她还是替丈夫分了很多忧的。

比如,八〇后的历史教书里,就记有魏征直谏惹怒李世民,后者狂怒称要杀掉这个乡巴佬,是长孙皇后从中缓颊,救了魏征一命。

当然,那时老李在气头上,未必真会杀了老魏,但这都是马后炮啊。

天子一怒,流血漂橹,杀个小小魏征,还真只要动半个指头呢。

所以,长孙皇后啊,确确实实是替丈夫分了忧,救了名臣一命。

萧皇后呢?

也替丈夫分忧。

不过,相比王朝上升期的皇后,她这个先朝末代皇后的分忧,却只有深深的无奈。

我们常说,众叛亲离,孤家寡人。

杨广就是最真切的写照。

《资治通鉴》里这样记载——

虎贲郎将扶风司马德戡素有宠于帝,帝使领骁果屯于东城,德戡与所善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转相招引,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李覆、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勋士杨士览等皆与之同谋,日夜相结约,于广座明论叛计,无所畏避。

受杨广大恩的司马德勘领受重任,防止别人叛逃,结果,他自己却联合人马,准备叛逃。而且,他们根本不怕别人知道,不避人耳目,大庭广众之下喊着我要跑……

自然就有人来报信。

大概此时,杨广身边,已没什么大臣了,因此,来人见到的,直接是萧皇后。

书中写到——

有宫人白萧后曰:“外间人人欲反。”后曰:“任汝奏之。”宫人言于帝,帝大怒,以为非所宜言,斩之。

杀了?

杨广竟然把奏事的人杀了……

这大概是萧皇后想不到的事吧。

不过,话又要说回来,世乱识臣忠,明明已有人因报告外头的事被杀了,却仍有宫人来告诉皇后说这事。

这回,萧皇后学乖了,她说:

天下事一朝至此,无可救者,何用言之!徒令帝忧耳!

你们就别给皇上报忧了,让他安安心心,酒酒肉肉,声色犬马地过完人生最后的日子吧。

有了萧皇后这话,再也没人来讲什么了。

也许,他们都在像司马德勘一样,做着逃跑的准备的吧。

萧皇后,长孙皇后,一前一后,都替夫分忧,同人不同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时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