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千年的吃货:文藻墓中一桌饭,乐昌坟里半罐蛏

(2020-02-23 16:04:25)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这是一座五代十国古墓里的字。

前半句显示了“墓主”的豁达,知道古往今来,埋得再深的墓,也将是后人眼中的文物。五百年,坟上坟。

后半句则是深深的无奈,日子过一天就多一天,过一天也少一天。

之所以在墓主上打引号,乃因此墓并无主人,只是一座差不多建成的阴宅。

大概主人战争身死,未能寻回遗体吧?

不过,此墓属于特异,绝大多数被发现的古墓,都是有主人的。

按着中国古代事死如生的观念,过世之人,仍被认为,应该并且可以过上与生前类似的生活。

之所以不说一样,乃因活着的人生,实在太过于丰富多彩,不可能全部带到地底里去,因此,只能把基本的带上。

比如,辽朝张文藻墓内棺前,便有一桌酒饭。

因其信佛,所以还全是素菜。

除了吃的,还有用的,瓶瓶罐罐,堆在各处。

伺候人的侍女,也是少不了的。但人殉早已不再流行,因此,便将妹子图案画在墙上,如此一来,也就有人帮他们做事了。

不过,像张文藻这种待遇的,少之又少,真正放上一桌饭菜,也是充满想象力了。

多数墓葬,并无如此豪华,只是象征性放一点而已。

1958年,杭州西的古荡,挖出一座夫妻合葬墓。

从出土阴文铜印来看,我们知道,男墓主名为朱乐昌。

朱乐昌去世入坟,腰佩铁刀铜剑铁剑弩机,左右则放铜矛铁戟,学者们由此推断,他是个武官。

据墓葬清理报告记载:

在耳室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各放瓦灶一个,东南角灶上放着一只大铁釜,灶边放一只铁鼎。西北角灶上也放有釜甑之类的东西。两灶的周围还放着很多陶器……

多数陶器都是空的,但在其中一只陶壶里,放着很多生蛏子。其肉虽朽,其壳仍在。

我们知道,很多古墓内都挖出过食物。

比如鲫鱼;

比如饺子;

比如小吃;

比如美酒;

看到这个,我不免联想,难道此主人,生前是个吃货吗?

而且,他最喜欢的是蛏子。

所以,他的后人,便也给他带上一坛。

否则,无以解释为何其它坛子里,并无食物残影,而只有这个坛里装着蛏子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时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