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朝学者感慨,若论学习王羲之书法,还是日本人厉害

(2019-10-30 15:29:13)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日本人爱白居易的诗,亦爱二王的书法。

有重臣模仿王羲之王献之,竟然到了能以假乱真的地步,是不是很厉害?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要说是日本书法集大成者藤原行成。非也,今天我讲的,有四个人。

先说说背景。

宋初《杨文公谈苑》中记载,杨亿与日本游学僧寂照关系不错。寂照本要回国,为宋朝僧人挽留,于是住在吴门寺。

我们晓得,日本古代,读书人会写汉字。寂照初来之时,“不通华言”,但“善书札”,所以,宋真宗接见他,让他与大臣笔谈,一问一答。、

留宋之后,他“渐通此方言,持戒律精至,通内外学,三吴道俗以归向”,不但会说汉语了,而且成为著名高僧,当地人都愿意向他请教。

后来,他收到三封信。

都是日本写来的,一封落款宽弘四年(1007)九月,一封写于五年七月,一封写于五年九月。

可见,三信乃是辗转而来,能被海商送到他手里,实属不易。

杨亿看到了这三封信,将之摘录,留下了珍贵史料。

最早的是一条天皇的弟弟写的,其自称野人若愚。

信的末尾写到:嗟乎!绝域殊方,云涛万里。昔日芝兰之志,如今胡越之身。非归云不报心怀,非便风不传音问,人生之限,何以过之?

芝兰之志,意在道德高尚;胡越之身,大家不要以为是天皇弟弟自认日本乃是神州,所以说宋朝为胡越。

前面不是讲过吗?日本人很喜欢白居易,胡越之身,正来源于白居易的一封信,意为胡国与越国,分在南北。所以,野人若愚此句,意指两人相距遥远。

中间一封,是左大臣藤原道长所写的。

他说,商客至,通书,谁谓宋远?用慰驰结。先巡礼天台,更攀五台之游。既果本愿,甚悦。怀土之心,如何再会?胡马独向北风,上人莫忘东日。

如果说野人若愚的心还有点悲观,当时掌握着日本朝政的藤原道长,就乐观得多了。

商人们能替我们交通书信,谁说宋朝很远?只愿你别忘了曾经在日本的日子……

第三封是治部卿源从英所写——

所谘《唐历》以后史籍,及他内外经书,未来本国者,因寄便风为望。商人重利,唯载轻货而来。上国之风绝而无闻,学者之恨在此一事……分手之后,相见无期,生为异乡之身,死会一佛之土。

中间一句很有趣,说商人们不愿带没有利润的产品,导致很多中原的消息无法传来此处,读书人深以为恨啊……有空你就寄点过来,满足一下我们的欲望吧……

更值得一提的是,《杨文公谈苑》记载,《天台智者教》本有五百余卷,然流传过程中遗失很多。商人告诉吴越国王,日本有全本,因此“钱俶置书于其国王,奉黄金五百两,求写其本,尽得之”。

由是可知,尽管早在百余年前就已停派遣唐使,但当时中日两国民间互通有无,十分频繁——写第三封信的治部卿,本来的职责之一,就是对外交往。

我们回到正道,杨亿看完三封书信之后,发表了一通感慨。

“凡三书,皆二王之迹,而野人若愚章草特妙,中土能书者亦鲜及”。

他还说,寂照亦颇得王右军笔法,但比起上述三人来,可能又差远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波哥谈古说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