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照片:二战德军镜头下的东线战场,进攻,受伤,埋葬

(2019-09-18 13:25:26)
标签:

历史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8fdb45b0f1ee401b91e3599a1bc0a3c0

战争很残酷。人死沟壑,命如青烟。然,战争各方在拍摄自己时,总不免浪漫、夸张,以壮气势。既激励前方士气,又让后之百姓觉得,这仗打得值。所以,好多照片,都会有艺术感。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702f7757098145c2b6338fc16d546c8b

不过,这就是战场,无论怎样美化,无论怎样拔高,总会留下很多真实,出现不同的解读,让人体会到战争的可怕与对和平的珍惜。也许,这就是战时老照片的意义所在。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67800ae7394b48afb5ddd7bb17cfc627

这张照片展示的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地区,两名德军正在警戒。看起来似乎很平静,然而塞瓦斯托波尔,却是战争初期,使德国人最难受的地方之一。他们花了半年多时间,才攻下这个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45ac63e36b934d67a05085c9793766ef

1941年10月7日,维亚济马附近,德军俘虏了几名苏联士兵。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德军精锐装甲部队迅速分割包围苏军,捕俘60余万。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ab53b4680fb473a86d84f45cd13af87

这张照片,可以当成宣传用。军官左手受伤,尚未包扎完,仍在大声发号施令。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ace92a7fd3d746e39b09fc7adfc973b7

当时回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受重伤。到了战争后期,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f1d59d23ed264712987c19f76c6663b2

而阵亡者,则就地掩埋。这是斯摩棱斯克克里姆林宫墙下的德军坟墓。克里姆林宫并非专称,乃是俄国城市城堡的通称。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65fcbb50df7046ed8ea764e0e49e86a8

上图坟墓以砖露角,围成四方,想来是军官之墓吧。士兵的,则没有那么隆重。(本文照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波哥谈古说今       热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