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
分类: 凡人摸史 |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b4f81aa7f38e4e3fa8d5587b07c7c9bf
说起太太,作为现代人,我首先想到的是,老太太。不过,今天我们要回头看看七八十年前的那一拨太太。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2ef918e09444f4e86843abfc07ef769
太太有几个义项,一是旧时官吏的妻子,二是仆人称女主人,三是对已婚妇女的尊称(带丈夫的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c20f456dc73d4ed0bad027fa3f316b39
这就决定了她们有一定的购买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那个时代的风尚。当然,北里有北里的时尚,学生有学生的时尚,太太的时尚呢,跟二者又不相同。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905bbd6005064ccf9c0c1174569881b2
《民国衣裳》记载,当时的很多太太,不会像明星一样追求新奇,而是注重品位。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8791b6e74ab3441da5866f657f0b315b
而清末以来的女学,使得到了1920年代,已培养有小学文化的女子130余万人,中学文化的接近6万人,女大学生也有好几千人。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0dc047d72f4a4df08cac29ffda19fb0c
很多女性有了知识,也就更懂品位。当然,品位的前提,是有进身之阶。书里说,那时的很多女子上学,并非为了像男人一样,能顶半边天。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721c07be0d314486b0cf1bf18561a6b4
而是能找一个好丈夫。有了好丈夫,才能有时尚,才能有品位,甚至,才能影响丈夫。当时坊间对新生活运动取缔奇装异服——实际上就是时髦衣物——颇有微词,说是因为官吏们像老蒋一样,在家怕老婆,所以搞出这些政策,不让别人的老婆安生。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dda0a8cba158493ab948154849057f74
是不是有道理不知道,反正,当时的太太们,基本不把这些规定当回事,照穿不误。老公在外发文,老婆在外搞破坏。30年代初期,东洋货流行,全面抗日之后,她们也加入经济战场。但到了1946年,以美货为代表的西洋货,又火了一把。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57f8a86a848c49a2bfd87955889ae44d
《民国衣裳》中载,1946年,上海溪日路美货专卖一条街,每个摊位平均日销量可以百万法币。整街日营业额竟可达上亿。当局惊呆了,这样下去,钱都会被吸走啊。于是有人建议禁止化妆品的进口,结果引发抢购风潮。不过,这也是太太后最后的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