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照片:民国初年长,抗战时期短,旗袍长短变化有何规律?

(2019-08-01 12:54:10)
标签:

历史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57eaecb9aee94ecca55c86510aee7e6b.jpeg

1946年,上海申报在一篇为名《上海妇女服装沧桑史》的文章里写到,随着高跟鞋的流行,旗袍的摆长更婀娜,衩开得更高,“从开衩处隐约露出时隐时现的穿高跟的足踝和紧裹小腿的丝袜”。其实,几年之前《良友画报》就已注意到了旗袍的长短问题。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90d61c4cd9da44f38aab6e3c169c09e0.jpeg

1940年,一篇文章十分有想象力。它将旗袍裙脚高低的变化,称为旋律。如此摆在一起,说得确实是没错。本图上排右1为1925年,下排左一为1939年,14年间的变化,一目了然。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a41ed266c2664e478477ac0bab4959d3.jpeg

旗袍为何会时长时短?著名作家曹聚仁曾说过,一部旗袍史,离不开长了短,短了长,长了又短。这张伸缩表也跟交易所的统计图相去不远。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9d4b3919e3ec42f6a4bb5252e2d53ecf.jpeg

怎样才算时髦呢?连美术家也要搔首问天,不知所答的。前面有言,《良友》称裙摆为旋律很有想象力,曹聚仁的比喻,则是十分形象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6ca9046190bc469b8a8dbf78487676ff.jpeg

问题是,裙摆长短真的无迹可寻?事实上并非如此。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7c89c25679fc4cc88be44e6d43491268.jpeg

专家们考证,其实跟时势是很相关的。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0b637a5b28904a2b981ec94465846105.jpeg

1915年左右,旗袍很长,甚至拖到地上,走路都得提起来,让一众小姐姐们很不爽。五四运动之后,妇女解放,裙摆在膝盖与鞋跟中间,下摆很宽。北伐成功后,高度适中,很方便行走。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81b065fce08741fb95075f5f611df7fa.jpeg

《民国衣裳》记载,新生活运动中,既防长,别拖地;又防短,且主要是防短,不爽奇装异服。抗战时期,为省布料,又开始变短,且衣袖直接取消了……抗战胜利后,旗袍逐渐定型且经典化,关于旗袍的话题,也就没那么多人关注了。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波哥谈古说今 热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