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日军趁一战占领青岛,还在德国雕塑上建纪念碑

标签:
历史 |
分类: 凡人摸史 |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6b7aa65864d44b5fbb2054a2bd3a853f
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11月13日,德国借巨野教案,派兵强登胶州湾,很快占领青岛。不久,与清朝签订《胶澳租借条约》。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d34522f02aa043d7862532dee6662c47
条约规定,德国租借青岛99年。德国在此营造炮台、堡垒,成为控制山东的一大据点。一战爆发之后,早就觊觎山东的日本,趁机向德军进攻。(本图为青岛战役中被毁的西台镇炮台)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3632d7d1ca04519bbc1b76694bb6906
不过,并非只有45000名日军跟德军打,英国亦派2000人参加。英日联军于1914年9月26日开始与德军交战。(本图为占领青岛的日军步兵联队营地)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2256fe1a1bd4bbcb868b312cd001961
战役持续到11月7日结束。因为德军有坚固堡垒,所以阵亡较少,为199人,被俘者,4700余人。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9fbef37332ef4f5494cf0365237ad100
日军则有270人阵亡,英军有160人战死。德军投降之后,日本接管了他们在青岛的权益。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8a5bef1a18584b5c9a66872263d55cec
这是日军占领青岛纪念碑,实际上是在一件德国人建的雕塑上,刻下了“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几个大字,压在德文上方。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e742fc7069024873b4add67f81ea4e2f
日军占领青岛三年后,中国亦参与一战,并成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被强占的山东权益,乃是重要目标。此事也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之一。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0f5f9036c13f480b8ff6adaf3f7bce8a
至1922年,经过艰苦谈判、斗争,中国才收回了青岛的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