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照片:日本明治朝廷下达断发令的两个重要原因

(2018-07-10 10:33:09)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9/4dd367176cee4827993be7c9bd8d960a.jpeg

看过《最后的武士》的朋友应该还记得,主角的儿子到了城里,却被巡警拦住,要求他把佩刀上缴,把丁髻剪掉。最后,他没有拗得过,被巡警把丁髻剪了,头发散落。本图是1868年的军人,他们中的一些,还留着丁髻,但很快,就都要剪掉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9/19223c41ad3c4650b3fa309ab966bfdf.jpeg

明治政府建立之后,剪发也提上了日程。最初是允许华族、士族自由选择剪不剪,到了1871年,下诏全国百姓,必须“散发脱刀”。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9/31b1a25f6c6c471c95eb2674444e877c.jpeg

其一是学习西洋文明。1871年,右大臣岩仓具视率领代表团访问欧美,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人都是西装革履,而他呢,穿着和服,扎着丁髻,一副到美国传播日本文化的派头。结果,被嘲笑是野蛮人,最终在美国把丁髻剪了,穿上了西服。(本图为散发脱刀令后日本最早的理发店,租用在当时少见的三层小楼里,可见生意是很不错的。伊藤博文都是这里的常客)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9/17a4b70de06647f884971b01349f8158.jpeg

第二个目的,则是打掉士族的士气。丁髻和佩刀,是武士们的标配,现在不准蓄发、不准带刀,就是让他们慢慢转变成平民,而非继续做有特权的武士。最终,明治维新的改革深度破坏了武士们的利益,江藤新平、西乡隆盛两大元老起兵反抗,但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本图为明治时期的理发店,招牌上还写着英语)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9/7ca6bc9175f641d9807929a2596a532d.jpeg

随着武士阶层彻底凉凉,剪掉头发,扔掉刀子,已经深入人心了。(本图为明治42年一家理发店)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9/ff0afc90ed714402a3e0150ac25494e8.jpeg

有点搞笑的是,当时百姓把断发令理解成,女性也要断发。后来不得不又出个通知——女性禁止断发。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9/578b88d6bd1e4152b523a8b83c94e167.jpeg

到了大正年代,发型早跟如今没有区别了。我找到一张表,是日本理发价格的。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9/64b64eeeabe94439899a17826214dabd.jpeg

明治四年(1871)是25钱(四分之一日元)一次。到昭和46年(1971),100年间,价格涨到了640日元,涨了2560倍——当然,剔除通胀等,从购买力来讲,可能并没有涨多少。(本文照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