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洞爷丸号的惨重事故,就知道青函隧道并非昭和三大蠢事之一

标签:
历史 |
分类: 凡人摸史 |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7/7c1d29505ea64cfe977fa78434d3e8ef.jpeg
日本有个说法,叫昭和三大蠢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却没什么用。其中之一,就是从开建到竣工用了24年,共花费6890亿日元的青函隧道。该隧道海底长20多公里,连接了本州岛的青森与北海道的函馆。之所以说它没用,因它完工的时,空中运输大发展,其重要性,已较开建时大大降低了。然而,不能因结果而否定开局,日本下定决心建开凿这条隧道,是因为遭受了一场悲惨的重大海难。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7/e4bac4a6033e40329972baceea923823.jpeg
事情还得从1954年说起。那时,日本本土与北海道之间,最主要的交通路线,就是海运。青函联络船执行其间的业务。船不少,船上的配备,也比较齐全。既有拥挤的三等坐席(本图)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7/f645a1c4e16f4cf99f5219eceb9a47d3.jpeg
也有舒适的一等舱(本图)。然而,这些区别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没有任何意义。1954年9月26日,15号台风挟狂风暴雨侵袭着津轻海峡两岸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7/ec47acefe15f4f519bdc8d5c363e0d8d.jpeg
本来,洞爷丸(本图)不该启航的,然而,船长对自己的经验很自信,看到天气稍好,便决定出发。当时已是傍晚18:30分,船员乘客共1337人。后来的事情证明,船长的判断,是错误的。一时的好天气,只是更大坏天气的前奏而已。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7/484fe045df8b49e791b885c48b32acd6.jpeg
洞爷丸出发不久,就遇到了风暴,在暴风雨中搏斗求生了几个小时,至22:45分,它已经无法再抵抗了。最终船底朝天,彻底倾覆。而天气太恶劣,尽管接到了SOS信息,但救援船却难以近身。结果造成重大伤亡。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7/f02e7849befc4eb485fdbc5050b743cb.jpeg
共有1155人遇难或失踪,仅182人幸存。(本图为洞爷丸号遇难者)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7/16ef6c2018d34137b568ae237d6a71b3.jpeg
而且,当时不止洞爷丸判断失误,另有四条船也沉没了。不过船上的死伤人数,都是几百。洞爷丸遭难是到当时为止,日本海难史上最重大事故。正因损失太过惨重,那次的台风,又被日本人命名为“洞爷丸”台风。而修建青函隧道的动议,也在搁置了十余年后,再次被提上了日程。(本图为救援现场 本文照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