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照片:他在美国成名,是日本国宝级人物,去世后,受到隆重纪念

(2018-03-30 15:15:48)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396943988.jpg

1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日本人野口英世小时候掉进火膛,左手烧成残疾。十几岁做了手术,从此立志行医。他从小成绩很好,后来自学几门外语,又于1900年跑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给西蒙教授当助教。他是个医学天才,很快在梅毒、蛇毒、狂犬病、小儿麻痹症等领域有重大建树。一举成为名人,被誉为日本的国民英雄——当时的日本,虽然在武力上进入了列强行列,但他们很需要这种人才在外替他们打名头啊。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396134164.jpg

2

1914年、1915年,他连续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医学奖,不过都失之交臂。然而,这已足够他成为日本“国宝”级人物了。1915年,他回国看望母亲,也接受了很多奖赏,当然也做了很多演讲。不过,也许是同行相斥,他被日本医学界冷待。不过那不重要,因为日本政府,很需要他呀。首相大隈重信亲自接见。一起照相的,还有小林荣、血胁守之助等人,他们都是野口的贵人,对他助益很多。小林荣是个乡村老师,资助野口读小学。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396842174.jpg

3

1918年,他又因为对黄热病的研究,而成为荣誉陆军中校。1928年,他在非洲研究黄热病时染病去世。对日本而言,他就是世界级的名人,因此,尽管他葬在了美国,但日本很多地方,都替他举行了追悼会。当然,更少不了建立纪念馆。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397778875.jpg

4

这是他修葺一新的老家。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397262063.jpg

5

他写的字,当然是纪念馆里的收藏物。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398403078.jpg

6

亲笔所绘的老婆像,更是珍贵。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398673275.jpg

7

他喜欢玩象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都有。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398813257.jpg

8

他小学时坐过的板凳,不知从哪个旮旯里找了出来,放到纪念馆。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399777412.jpg

9

他去东京寻找机会时,刻的立志格言(志を得ざれば再び此地を踏まず),当然更需被展示。我估计很多日本小学生参观过后,会被要求依此写作文。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400586006.jpg

10

连很私人的物品,牙线都被拿出来展览。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400424766.jpg

11

他最初的正式工作,是在横滨检疫所检查进港物品。正是在这里,他发现了外国人带进来的鼠疫。也正是这个发现,让他受到重视。当然,如果没有后来的成果,这个地方未必会被保留啊。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401933187.jpg

12

1960年,正仁亲王来参观野口英世纪念馆。

http://www.fanrenmoshi.com/uploads/20180330/1522394401349245.jpg

13

1963年,秩父宫势津子妃也来了。还有其他一些皇室成员,也来过。

http://pic.rmb.bdstatic.com/86cebfa8d59ea517259151064a59224e.jpeg

14

在最新版的1000日元正面,也印上了野口英世的头像。至于他在纽约的墓地,则成为很多到美国旅游的日本人必到的瞻仰地。(本文照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史为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