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海,四知,四等,四优,杜月笙的故事,很多与四字相关

(2018-01-10 17:11:59)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读章君榖的《杜月笙传》的前言,陆京士《写在<杜月笙传>之前》,发现件有趣的事,那就是杜月笙人生经历及态度与“四”字极为相关。

其一、仁义施于四海

杜月笙去世之后,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送挽联一副——

是大众卫星,义粟仁浆施四海

先中元诞日,香华美酒志千秋 (注:志,原字为誌)

光绪十四年(1888)七月十五,杜月笙生于上海县高桥镇杜家花园。所谓花园,不过是那个时代人们对自己家园的俗称,实际上,普通人家也就几间房而已。七月十五,正是中元鬼节,所以下联有说到中元诞日。

那么上联呢?

我们知道,杜月笙十几岁就加入青帮,说实话,都是刀山血海里走过来的,在他打出自己一片天地的过程中,手上有多少直接或间接的人命,也许只有他晓得。因此,不客气地讲,在他站上高位之前,不是什么大众卫星,而是大众煞星。一提他名字就怕。

http://p3.pstatp.com/large/568c00036087aba946fa

(杜月笙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他生在那个内忧外患的乱世之中。他攀上顶峰之后,便转性了。由流氓而商人而名人;由只为自己吃饱饭到让兄弟们吃好饭再到让饥寒交迫的人有饭吃。

陆京士写到,杜月笙立下誓言——将来杜某人有了钱,但凡遇到穷人,我都要加以接济。

实际上,他也做到了。从1935-1937年,他捐出的各种款项,达150万元。他对故乡“数以千计”贫弱疾苦的百姓,一直照顾到1937年上海陷落日军之手为止。且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每月拿着专折,到杜公馆支领生活费的,多达二百余户”。

其二、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我们知道,汉朝杨震路过自己推荐的人出任县令的地方,县令送金十斤表谢意。杨震拒绝,说我是知道你的为人才推荐你当县令的,你却不懂我的脾气?县令说,我趁天黑来的,没人看到。杨震气愤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县令羞愧而退。

http://p1.pstatp.com/large/568c0003608883616c44

(杨震雕像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杜月笙的四知呢?则又完全不同。

陆京士说,杜月笙的“馈赠,向以亲手相授,从不假诸第三者,因此受惠的人,分外觉得温暖感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他了解涸辙之鲋、将伯之呼,是多么令人难堪的事”。

也就是说,他之所以亲手送钱与人,是他知道,这些来求自己的,肯定已是面临绝路。把来人的绝境告诉他人,不是泄漏隐私吗?人都是要面子的。因此,杜月笙用四知,替来求自己帮助者保留一份尊严。

说句实话,光这一点,他就把古往今来多少人,甩在后头了。

尽管如此,不得不说,杨震那事既然只有天地鬼神知道,为何又流传下来了呢?杜月笙的也一样,最终仍为外人所知,可见,大概他们把这些事讲了出去,只不过,没有点名而已。这也正常,人,谁没虚荣心呢?

其三、人分四等。

陆京士写到,帮杜月笙做事的人,他将之分成四等。

第一等,有本领而无脾气;第二等,有本领有脾气;第三等,无本领无脾气;第四等,无本领有脾气。

说句实话,不止杜月笙,我估计所有的成功人士在用人的时候,大概都是这样分的。

其四、四大优点。

杜月笙能从小混混堆里混成上海三大亨,没点特殊本事,是不可能的。

http://p3.pstatp.com/large/568e00011bd2abee68c1

(朱元璋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陆京士总结到,杜先生之所以崛起沪滨,领导群伦,浸假成为一代贤豪,可以归纳成四点——

天分智慧绝高;魄力雄浑;虚怀若谷;知人善任。

看这四点,我觉得放在元朝末年,他完全可以跟朱元璋争天下,老朱不也正是如此吗?

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  史为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