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人从清朝带回一本书,内容很简单,却成为琉球人与日本人的宝贝

(2017-12-15 13:43:08)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余光中先生逝世,他的《乡愁》与《乡愁四韵》,乃是中国现代诗的名篇。其中的思乡之情,让人读来感慨万千。

思乡,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晋朝张翰在洛阳做官,秋风一起,北雁南风,他就想起了家乡吴地的鲈鱼和莼菜,大声感慨,人最爽的事就是自由自在,哪能为了千里之外的官位,而吃不到家乡菜?他立刻起程,来了场说走就走的归乡,其潇洒旷达,在中国历史上传为美谈,莼鲈之思也就成为古人们想念故乡的代名词。

在他归乡之后一千多年的明朝初年,又有个游子因思乡被传为奇谈。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J6yKojGQKm

(归乡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就是程复。

据明朝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篇》记载,“琉球国相程复,以饶州人为琉球相四十年,至年八十,乞致仕归故乡,许之。命以相国兼长史,赐四品服,以为奇事。”

程复是江西人,他怎样去的琉球,怎样做到“宰相”之位,现在并无确切考证。但从沈德符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他因思乡从琉球归国,在明成祖时期引起了轰动,并被时人所记录。否则,两百年后的沈德符不会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也不会把他的归乡,当成重要的事情写进自己书中。

程复回国之后,他的子孙留在了琉球,基本从事与明朝的朝贡事宜。不过,近两百年后,程氏不复当年的兴旺,后代凋零。

这本是正常现象,富不过三代,贵不过百年,一家一姓,有盛有衰,乃是天道。

但琉球国王却不愿曾立下赫赫功勋的程复家族从此沦落,因而下令虞秉宪过继到程家,改名程秉宪。想来,此人应该很有才华,前程远大,才被尚贤王寄以厚望吧。

果然,程氏一门虽已非程复原来的血脉,却重新兴盛了起来。

程秉宪的儿子程泰祚,据称是久米三十六姓的程氏之祖,他两次入清朝朝贡,还在琉球建起了第一座孔庙。康熙十五年(1676),自清归国途中,在苏州病逝,葬于中国,被清朝给予高度评价。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J6yKrTsWX2

(程顺则画像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程泰祚的儿子程顺则,可以说是程氏家族在琉球王国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他先后四次随团赴清朝朝贡,在福州等地生活了十几年,学习了很多儒家经典。从中国带回去的《六谕衍义》中的内容,后来成为琉球的教科书。他将此书送给日本萨摩藩主岛津吉贵,岛津吉贵又将之进献给江户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吉宗。吉宗命人翻译成日文,同样作为学校的教科书。

《六谕衍义》的内容,在中国人看来,实在太简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和毋作非为……却被琉球人和日本人当成了宝贝。

后来,程顺则又改进了琉球的官制,变得中国的类似。又在孔庙两侧创建明伦堂,教习学生,从此,琉球的教育,更加普及;他还改进度量衡,以免因与清朝的不一致而生出误会……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J6yKq5kFI8

(琉球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为琉球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琉球五伟人之一。

当然咯,在琉球生风水起的程顺则,大概不会像几百年前他的祖先一样,思念故乡……

但,程顺则之后又过了一百多年,琉球被日本吞并,很多琉球人,流亡到了清朝。尽管离明朝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已经500多年,一旦出了大事,他们还是知道故乡何在。

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   史为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