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张老照片,证明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乃是必然

标签:
历史 |
分类: 凡人摸史 |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J3Em0eQxWa
列位,日本为何胆敢在南京进行大屠杀?今天我就通过几张老照片,来给大家捋一捋这其中的必然逻辑。这张照片,是会津战役后的若松城。会津战役,为日本戊辰战争的一部分。这场战争,由长州、萨摩两藩为主的天皇军对阵江户幕府最后一任将军德川庆喜的军队,最终,幕府失败,大政奉还,权力归天皇,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J3ElzbV8Ua
明治维新,日本力量开始强大,最想解决的,就是与列强之间的不平等条约。于是,以陆奥亮子为代表的鹿鸣馆之花就开始登场了。陆奥亮子原为艺伎,后嫁与重臣陆奥宗光为妻。在外务大臣井上馨开办的鹿鸣馆里,日本的贵妇交际花们,跟洋人翩翩起舞。但最终,井上馨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博得列强认同以修改条约的计划,并未完成。甚至被骂为洋奴。但这些,都标志着日本进一步融入世界体系。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J3ElzBSJ4C
随着鹿鸣馆废弃,陆奥亮子退场了,陆奥宗光却与伊藤博文一起,逼迫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这是日本的第一场大胜。陆奥宗光这样描述甲午年国内气氛:凯歌之声,到处可闻;骄傲自满的情绪,不觉流露了出来。因此对于未来的欲望,日益增长,全国民众……只知进攻,其余都听不进去了。此时如有深谋远虑的人,提出稳健中庸的主张,就被目为毫无爱国心,胆小卑怯之徒,将为社会所不齿,势不能不忍气吞声,闭门蜇居。(图:日军归国)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J3Em156KYq
在这种气氛之下,像农务大臣谷干城所想的,过多割地赔款“将会影响中日两国将来的邦交”,也只能在给伊藤博文的信里说说,不敢公开发表,否则肯定被骂为卖国贼。就在狂热的气氛里,十年之后,日本打败了另一个大国俄罗斯。日本终于达到了被西方列强拉入自己阵营的目的。(本图是日俄战争中的日军)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J3Em1wzNQ0
1900年,作为八国联军的一员,日军进入北京。与其它国家相比,他们相对较好的纪律,显示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一心追赶并压倒西方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连续几场战争的胜利,也使日本人的狂热无以复加,且变得极为自负。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J3Em2nQ0CO
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他们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整个东北。之后又扶植了所谓的满洲国(如图),还获得某些大国的承认。这就更让日本人激动不已,狂妄无比。几十年未败的纪录,让他们觉得,他们永远会是胜利者,会由他们来书写历史,胜利者是不会被责怪的。在南京杀些人,又算得了什么呢?当然,他们最终为自己的狂妄与自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本文照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