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回顾过去,突然死亡、家属不服、公众质疑、记者受阻、公信危机的教训并不鲜见。泸县事件中,政府面对中学生意外身亡时采取的传统官僚维稳措施,已经完全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也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一次次惨痛的经历后可以发现,各级政府和官员的媒介素养提升已是大势所趋,时不我待。否则,受伤的是逝者家属,被动的是地方政府,被骗的是社会公众,解构的是政府公信。这是谁也不想看见的多输局面。(人民日报微信侠客岛2017/04/08)
侠客岛在标题里,将泸县事件比作一堂值得深思的公开课。学生自然就是各地方的领导们。
这堂课,课文中的事例是新的,中心思想却是老的。人物都是不特定的,解决方法却是很套路的。
于是,民众也很顺理成章地宁信传言不信通告,何况,那个至今仅有四千四百多粉丝的平安泸县官微发出的“严打谣言通告”,着实让很多网友冷汗流了一地。后来想想,自己隔着个几千公里 ,应该不会被跨。于是不少人麻着胆子在该条微博后留言质疑。
我胆小,不敢用激烈的词。但觉得这件事必然是中国法治进程里的一个小节点,回复就是参与历史进程,没让自己缺位。将来也能对着子孙们说,你们今天的幸福日子,有我当时的一片心力呢!于是,字斟句酌心平气和地发了几十个字——
相信政府和警方会依法公开办案。会积极地回应社会关切。谣言不会止于智者,当然也不止于警方的严打通告,但谣言一定会止于公开。唯有透明公正,才是实现让人民感受到阳光般正义的最好方式,才是替中国梦的实现助一把力!
我觉得这话满满地正能量。虽然有578个阅读,却没有一人点赞。或许,很多读者觉得我是在和稀泥吧……
然则,并非如此。
谣言止于智者。这是以前流行的话。到现在,可能也还有很多人深信不疑。可惜啊,这话应该至少在150年以前就失效了。当清朝有了报纸,民众也就有了发表意见之处,也就是信息沟通、驳辩之所。只要你会认字,只要看到正反两方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定然能对事情的真相,有所看法。认字而已,普通人即可,不需要智者。唯知识被当成神秘之物,隔绝于大多数普通人的时代,智者才会有这种高大上的进阶功能。因为当知识普及,民便不是群氓了。
所以我说,谣言应该是止于公开。诚如岛妹所言,“新媒体时代,在一种法治思维和开放心态的逻辑下,泸县赵姓学生的死亡,无论是属于意外,还是刑事案件,除非出于正当的侦查秘密,不仅当事者家属有知情权,社会公众也有知情权。推诿责任、漠视网络、搪塞真相甚至提防记者的官僚做派,是错误的,也可能是违法的……”
公开且唯有积极地、脾气温和地公开,才是网络时代应对舆情、解决问题之道。
谣言止于公开,不是和稀泥,而是上了这堂公开课、在将来某个时刻可能突然面临类似事件的官员们所要认识到的互联网时代的不二法则。谣言止于捂盖子已经不被高层认可了,“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要主动运用政务公开来释疑解惑,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谣言止于智者在普通人都已比古代智者有着多得多的知识的时代照样不适用了。
课上完了,想来哪个领导也不希望自己不幸遇上同样的事件。但真若不小心碰到了,迅速公开放低身段地回应,才能争取到民心,才能争取到调查真相的时间。(屏山石2017/04/09)
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
HBWj1O�z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