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空学 (一)16-04-2016

标签:
文化教育佛学健康收藏 |
跨时空学
前言
感谢您花时间来阅读本书!
跨时空学(Transdimensionology)简单地讲就是一门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跨时空现象的学问。它主要研究从三维空间过渡到其它维系空间的这一时空段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的基本规律。与传统的科研方法不同,它的特殊性在于跨时空学的科研似乎始终离不开具有实验级跨时空能力(Transdimensional power)的跨时空人(Transdimensioner)的参与。
研究表明常人几乎人人都具有一定的跨时空能力,这是个与生俱来的天赋。就像所有的生活在天空中的动物会飞,生活在水里的动物会游泳一样,咱们生活在这个多维空间里的人类自然会有跨时空能力。使用这种先天的跨时空能力应该是个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就像伸手去拿一杯咖啡那样地平常无奇。
但是很可惜我们的这种非常奇妙的天赋在古代被统治者们以威胁国家利益的罪名给扼杀了。剩下的又被文明社会的文化偏见和商业化的片面教育给阉割掉了。不过还是有不少人自然地保留了一些跨时空能力。这种自然的跨时空人可散见于人类的各个历史时期和世界文化的每一个群落。他们那些超人(Super human being )能力和展现出的跨时空奇迹总是让人叹为观止。社会依对他们的偏见不同有时尊崇他们,有时打压他们。
19 世纪中叶,德国麦斯磨医师 (F. A. Mesmer)第一次把跨时空现象作为一门学术来研究,并建立了动物磁性学(Animal Magnetism)的理论.其后大量的世界级的科学家纷纷加入,把对跨时空现象的研究发展为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现在仅在英国就有400多个民间的超心理学团体。全世界有几十所大学都设立超心理学的课程。
然而100多年来以超心理学为框架的研究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大部分研究仍然是围绕超感知(ESP - Extrasensory Perception)这个摸不着把柄的范围原地踏步。致使主流科学家将其嗤为伪科学(Pseudoscience)。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显然的事实就是基础理论的缺乏。大多数研究人员仍然在用三维空间的物理学理论来解释跨时空现象的。这无疑是盲人摸象,一错百错。
大量的实验表明跨时空学是一个更为接近客观事实的理论框架。其中的跨时空窗口(Transdimensional window)对跨时空人和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窗口。它把我们的三维空间和其它的维系空间跨接在了一起的界面。有了跨时空窗口,人们便有了研究跨时现象的把柄。这是个决定性的突破。
当然这并不是说目前的跨时空学已经解开了跨时空现象的全部谜团。比如,跨时空现象中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意识在其中的作用。意识的问题也是科学,宗教和神秘文化的最根本问题。
跨时空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系统地提出了一个跨时空人的开发培训模式。这个理想的进阶模式不仅能为跨时空学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具有跨时空能力的研究人员。而且为人类今后的进化指明了一条可操作的进化方向。依这个方向而行,在理想的情况下,几代人已后,人类就可以将自己进化为神一样的人类。那时,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将会变为真正的伊甸园。
本书分为两章。第一章“跨时空学”(Transdimensionology)。它以主流科学家的思路,客观地通过一些不可思议的跨时空学实验试图为读者展现跨时空学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在跨时空的系统里所有的物理学定律都是有效的,同时又是无效的;现实是真实的,同时又不是真实的。毫无疑问,没有跨时空学的科学是片面的,不完美的。
由于众多的原因很多跨时空学的实验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致使大量的实验没能按照实验的初设计尽行。所以本书中列举的实验会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请谅解。
第二章“跨时空人和跨时空能力”。跨时空学的研究与主流科学的科研的一个重要不同是主流科学的研究手段主要依靠的是科研仪器和设备,而跨时空学的研究所依赖的主要手段是科研型的跨时空人的“跨时空窗口”。可以说没有跨时空人,就没有跨时空学。在这一章里作者首次详尽地披露了怎样把一个寻常人培训成为一个跨时空人的核心机密。倘若读者能以此为基本教材勤恳练习,便可无师自通,自修成为一个跨时空人。
这一章更侧重跨时空学在神秘文化领域里的意义及跨时空人的培训。主要是为那些在宗教,科学和神秘文化的领域里孜孜探索真理的专业和业余的读者们提供一些思考的食物。意在抛砖引玉,点到为止。但它无意与任何的宗教和信仰发生争执和冲突。
跨时空学是集100多年来世界众多科学家和跨时空人们及30多年来众多国人科学家们和跨时空人们辛勤工作的成果。在此鸣谢!
即便如此,我们所发现的也只是冰山的一角。距离我们能对跨时空现象有个清晰的认识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甚至前仆后继。本书寄厚望于以我昏昏,使人昭昭。如果有人在阅读了本书后能够对跨时空学产生了兴趣或者加入了跨时空学的研究,并将跨时空学发扬光大,我将不胜欣慰!
跨时空学 (Transdimensionology)
一个实验可以否定一个理论
但一个理论不能否定一个实验。
----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
跨时空动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宋孔智的物体突破三维空间障碍的实验
实验器材的准备:准备15片分别为绿,红,黄三种颜色的的方形彩色塑料片。每片的体积为5x5x1.5mm。每个试片上都贴有一个俄文字母,故每个试样都是唯一的和不能复制的。将准备好了的试料片放入一个4x13cm的透明玻璃瓶中。然后将其开口端烧结成一个不大于0.4x1mm的小缝。如下图:
http://s14/mw690/006rvhyBgy70Uqj02Rved&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监测仪器:通用型录像机一台;200格/秒,400格/秒,1000格/秒的高速摄影机一台。
跨时空人的任务:让跨时空人将玻璃瓶中的塑料片在既不损坏玻璃瓶也不损坏塑料片的前提下取出几个来。
实验结果:在1983年12月10日至12月30日之间,该实验共重复了50次,成功了25次。实验结果的样品如图:
http://s16/mw690/006rvhyBgy70Uqj7spF5f&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跨时空人主诉实验经过:
当我的屏幕(跨时空窗口)出现后,我把试样调到里面。我用手(跨时空的手)把玻璃瓶的小孔扒开到比塑料片还要大,然后我摇动玻璃瓶,抖出了三枚塑料片。
实验分析:
1.
2. 50%的成功率可以说明该实验的成功并非偶然性的小概率事件。
3. 跨时空人对试样的操作界面是跨时空窗口(Transdimensional window)。
4. 跨时空人在跨时空操作中使用的是自己在跨时空窗口里的跨时空的手。
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由于监控人员的常眼视觉观察不到跨时空操作的过程,所以无法证明跨时空人
讲述的跨时空操纵过程是否是真实的。
参与实验的跨时空人:张宝胜(26岁时)
实验设计和监控人:宋孔智教授
http://s1/mw690/006rvhyBgy70UqjeRO070&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实验二:邵来圣的跨时空弯折铅丝实验
实验器材的准备:取一根40x1mm的铅丝,上面涂上红色的印泥,然后放在一个装胶卷的塑料暗盒里,然后在塑料盒外边涂上黑色的粉末。最后用一只50ml的透明玻璃烧杯罩在胶卷盒外边。再准备一付白色的棉纱手套。
实验监测仪器:通用型录像机一台。
实验过程:跨时空人小季带上白纱手套,手与罩有塑料盒的玻璃烧杯杯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她的任务是在不接触玻璃杯和塑料盒的前题下,用跨时空操作的操作方式,将暗盒里的铅丝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然后弯成“V”形。
实验结果:20分钟后,小季完成了任务。经检测人员检查后发现样品铅丝被弯成了V形,她右手指的白纱手套上沾上了大块的黑粉。如下图:
实验分析:这个实验的结果证明了这个任务是用跨时空的操作方法来完成的。
实验提出的问题:
a.
b. 该实验虽能证明了跨时空操作的真实性,但其过程还是不能被常眼视觉观察到。
实验设计和检测人:邵来圣
实验三:宋孔智的物体跨时空穿壁过程实验
实验准备:将一个未感光的相纸包用一根长30cm的缝纫线与一个印有“TEAC”的标签连接起来。然后一起放入一个500ml的透明滴液瓶中,最后盖上橡皮盖。
监测仪器:通用型录像机一台;高速摄影机一台(200格/秒,400格/秒,1000格/秒)
跨时空人的任务:让跨时空人在不打开瓶盖也不对玻璃瓶和试样有任何损坏的前题下将试样穿过玻璃瓶壁取出来。
实验过程和结果:跨时空人在跨时空窗口中先把食指和拇指用跨时空的方法穿过玻璃瓶的瓶壁,然后捏住印有TEAC的标签将标签连同缝纫线和另一端的相纸包穿过瓶壁拉出了瓶外。瓶子,瓶盖,标签,线和相纸包都完好无损。录像的截图清楚地显示了物体跨时空穿过玻璃瓶壁的瞬间过程。
下面组图为取出相纸包录像的连续过程,每帧40毫秒。
下图为第2帧,标签已被抓出瓶壁
下图为第4帧,胶片包正被拉向平底的壁。
下图为第5帧,胶片包已破壁出来一半
下图为第7帧,胶片包已全出来。
实验分析:试验中观察到了局部跨时空现象。瓶壁的两边是三维空间,而相纸包穿过瓶壁时的那块区域似乎是是高维空间。整体看来貌似是一个由三维空间和高维空间复合结构而成的跨时空虫洞。这是第一个常眼能看见的多维空间的复合结构实验,非常的精彩!
四,邵来圣的跨时空书写力的测量
实验设计和准备:搭建一套双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测试仪。在一个压电陶瓷片上放上一张空白纸。在傍边的压电陶瓷片上放上一只笔,如下图:http://s3/mw690/006rvhyBgy70UqjTaOSb2&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跨时空人的任务:让跨时空人通过跨时空窗口用笔在那张白纸上画一道。
实验结果:4位跨时空人轮流重复试验,成功了10次。压电陶瓷探测器的输出端始终没有输出显示,如下图:http://s8/mw690/006rvhyBgy70Uqk2T8He7&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实验分析:实验中压电陶瓷探测器不能感受到笔在书写的过程中力的作用,也不能感知另一个压电陶瓷片上笔的“存在”与“不存在”的变化。似乎在跨时空操作中没有力的作用或者没有三维空间里的能量消耗。
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应该在实验前测量跨时空人常规书写时的力(大约300 - 400克的力)。与实验完成后的结果做出对比。
跨时空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五:沈今川,孙储琳的熟鸡蛋生命返生实验
由于沈教授和孙储琳女士的这几个实验还未正式发表过,故只能把它像讲故事那样平述出来,文字纯属个人表达。内容如有出入,则属转述有误,还望谅解。
话说那年应日本IHM研究所江本胜(Masaru Emoto)博士的邀请,沈今川教授和孙储琳女士一行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在日本乘高铁时,有人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煮熟的鸡蛋和鹌鹑蛋请孙女士返生。如下图:
http://s8/mw690/006rvhyBgy70Uqke9zF57&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时值天色已晚,车箱里人来人往,孙女士一直进入不了状态。可是她是那
种不服输的人,“不踏平高家庄绝不收兵!”(摘自电影《地道战》里的台词)到了宾馆后孙女士继续调整自己。直到凌晨三点中,她的状态终于来了。她立刻叫醒了隔壁的日语翻译做见证。然后把一枚煮鸡蛋放进了一个水杯里,如下图:
http://s12/mw690/006rvhyBgy70Uqkj0aneb&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然后盘腿打坐,闭目发功。如下图:(左边那个穿日本和服的是随行的日语翻译)
十分钟后,孙女士从水杯里倒出了鸡蛋。站在旁边观看的日语翻译大吃一惊,原来放进去的是个白皮蛋,现在出来的却是个红皮蛋,据孙女士讲返生时她无意中想到了红皮的蛋。结果不小心把鸡蛋给返生成了红色。如下图:
而体积居然是原来的2.5倍,如下图。孙女士说这是她在返生时有意让鸡蛋变大的。
透过灯光一看,鸡蛋里已有生命的迹象,如下图:
http://s11/mw690/006rvhyBgy70UqkVakO6a&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更不可思议的是那个鸡蛋发出一股强烈的柠檬清香。据孙女士讲,他在给鸡蛋返生的时候,眼前的跨时空窗口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柠檬,她一时兴起,就把那个柠檬和鸡蛋合并在了一起,于是就产生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带有柠檬味的鸡蛋。(该鸡蛋还在沈教授的实验室里)
实验六:沈今川,孙储琳的深炸花生米的返生发芽实验
沈教授和孙女士第二天如约去了江本胜博士的IHM实验室。宾主落座,寒暄了一番后便开始试验。实验的主题是孙女士的最不可思议的本领之一“炸花生返生发芽”。江博士的助手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试验器材:一盘炸的都快糊了的花生米,一叠Polaroid的一次成像相纸和一个专业照相机的机背。他们在暗室里把一颗炸花生和一张一次成像的相纸放入机背里封好。孙女士的实验任务是把机背里的炸花生返生。虽然前天晚上孙女士为了返生那个鸡蛋折腾了一夜,没怎么睡觉,但她仍然精神抖擞,二目如水,毫无倦容。她把右手轻轻地放在桌面上的机背上,专注了两分钟后便微笑着说任务完成了。“老江”早就在北京看过孙女士的花生返生表演,但当他打开了机背,见到里边那个20厘米长的花生芽时还是兴奋的叫了起来。如下图:
这次实验最令人鼓舞的是第一次拍下了花生返生时的能量释放。如下图:
http://s9/mw690/006rvhyBgy70Uqlgj7Gb8&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从图中蓝紫的颜色来看,返生时涉及了高频能量,而且是发散性的。从分布来看能量的发散主要集中在根部和顶部。
迄今为止,这种花生返生的实验孙女士做成功了上千次。
3. 沈今川,孙储琳的熟鹌鹑蛋返生返胚胎实验
跨时空人孙储琳女士除了能够返生植物外,还做了大量的动物返生的实验。比如熟鸡蛋和熟鹌鹑蛋的返生。下图的左边是煮熟了的鹌鹑蛋,右边是一个同时煮熟但后来被孙老师返生了的鹌鹑蛋。它在这次返生实验中被深度返生到了几乎坯胎的状态。
http://s16/mw690/006rvhyBgy70XajU24v0f&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下图是孙女士在餐馆里的照片,她只用了两分钟就将一只油炸大虾起死回生了。图中左边的那只虾是被炸熟了的虾(红色),右边那只是被起死回生了的虾(青色)。当问及孙女士是怎么做到的时候,她语惊四座地说:当我把那只炸虾的7个灵魂都唤回来后,它就活了。-- A piece of cake !
http://s5/mw690/006rvhyBgy70UrkkXA0e4&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实验设计人:沈今川教授和跨时空人孙储琳女士,如下图:
http://s5/mw690/006rvhyBgy70UrkpeFm54&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1.在跨时空的框架中,除了三维时空物理中的四种基本力以外,至少还应该有一种可以被跨时空人的意念驱动的力。而这种被意念驱动的力(简称意念力)在跨时空活动中似乎比三维时空中的四种基本力更为重要。这种跨时空的“意念力”是跨时空活动的基本驱动力。
2. 跨时空意念力是在大脑里产生的,经眼睛向外发射的
3. 跨时空活动的界面是跨时空屏幕,跨时空窗口或跨时空门户
4. 跨时空界面两边的信息交流可以是双向的
5. 跨时空的任务也可以不用窗口,单凭意念力完成
6,三维空间里的任何物体在异度时空里都有“灵性”,与这种“灵体”的交流
7. 跨时空的活动可以是多个跨时空人同时空共同参与
8. 跨时空人几乎可以从跨时空空间得到任何可以从三维空间得到的东西。
9. 跨时空的操作过程不能被常眼观察到。但它的结果却可以被常眼看见。
10. 在跨时空的系统中所有的物理学定律都是有效的,但又是无效的。
11. 在跨时空的系统中现实是真实的,但又不是真实的。
12. 跨时空空间里的一基本个数学规律是跨时空混沌学。
13. 跨时空空间里的另一基本个数学规律是跨时空拓扑学。
14. 在跨时空的操作中高维空间的物体和三维空间的物体之间可以发生物理作
15. 在跨时空系统中,异度时间轴和三维时间轴并不重合,也不必须是线性的。
16.
17. 高维空间可兼容低维空间,但低维空间不能兼容高维空间。
跨时空人的大脑既是个思维器官,也是个行为器官。
常人在做事前先要思考,把各种信息按一定顺序排列,分检,加工,推理和归纳。最后得出结论或做出决定。然后按照这个决定行事就有行为结果。这是常人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然而跨时空人做事时一般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进入跨时空状态,而后发出意念。他的大脑就会自动地合成一个清晰的结果。研究表明这种大脑的工作方式类似于混沌学。人类大脑的这种混动思维好像是自动的,只需要一点时间来检索信息。无需推理和归纳,一下子就得到了所需要的答案,甚至跨时空人想要的目的结果。大量的研究表明这种跨时空的混沌思维似乎要比我们三维空间里的逻辑思维更接近宇宙的本性和基本规律。它不需要行动。只要发出意念就能直接得到结果。显然,跨时空人的大脑不但是个思维的器官,而且还是个行为器官,就像常人的手和脚一样。不同的是它是跨时空的和全维系的。
混沌学模式 -- 大脑的跨时空信息检索与合成
大脑的混沌学思维与我们常规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看到一个“学习”的单词时我们的眼球是一下子就看到了这两个字,几乎是同时这个两个字同时反映在我们的脑海里。然而在跨时空的系统里是用屏幕看到的。有可能是在屏幕里先出现个“子”,然后是“习”字中的那个“ ` ”,再然后才是学字的“学宝盖”,最后是习字中的“刁”字。这显示了大脑在合成这个单词时的奇特的合成轨迹。有时“跨时空人”的脑中最初显示的信息与测试内容不符,然后会自动地逐步修正,直到正确反映测试内容为止,比如一位“跨时空人”在窥视一个写有“水”字的试样时,她先看到的是个“十”字,它的检索轨迹为:“十→木→冰→米→水”。这种混沌学的检索与合成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造成些失误,但掌握后却显出了它超凡的能力。而且它又是后来的“跨时空窗口”,“跨时空门户”及各种跨时空活动的基础。
跨时空拓扑学
要让一个未成熟的青苹果变熟,变成红苹果需要催熟技术。你需要些催熟化学药品,器材和操作技术。此外还需要花些时间,多则几天。但跨时空人做起来就简单,快速多了。比如“跨时空人”孙储琳女士做的时候需要先进入“跨时空状态”,然后对青苹果发出变熟变红的意念。几分钟后苹果一下子就变熟,变红了。如下图:
http://s11/mw690/006rvhyBgy70Xao09OG6a&690(一)16-04-2016" TITLE="跨时空学
孙女士催熟苹果的事件可以用拓扑学来表达:1.产生让青苹果变熟便红的意念是原点,2. 苹果变熟变红了的结果是终点。但与传统拓扑学不同的是在这两个点之间没有线和面的连接。只有原点和终点。这是跨时空拓扑学的一个无法理解的特点。更不可思意的是孙女士在短短的20分钟内让她手里的那个苹果几次轮番变红又变青。这在三维空间里是不可能发生的。这证明了跨时空拓扑学的双向性及意念力是跨时空活动的主要驱动力的规律。
高维跨时空和低维跨时空
自从爱因斯坦提出了三维空间加时间轴的四维时空的概念以来,至今多维时空的理论(Multi Dimensional Space)已家喻户晓,成了寻常百姓们茶余饭后,醒脑提神的话题(coffee talk)。在宗教和神秘文化的人群中,高维时空更成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一位老兄曾对我说他每天都去高维时空里神游。他所见到的外星人和他们的星球世界清晰的就像看美国大片那样逼真和刺激。我让他从他们那里随便拿个小东西回来做个纪念。他试了N次,始终都没有成功过。他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就跟他讲他的跨时空屏幕是二维的。即便是真有外星人世界,他也看到了的话,那也拿不会东西来。他不太明白,我就和他讲了现在流行的数学家们的多维时空的理论:一条直线是一维空间;两条相交的线构成二维空间;加上一条垂直的线就成了三维空间。再加上一条时间轴就完成了我们的感知所习惯了的四维时空的结构。通俗地讲我们的四维时空就好像是个糖葫芦串。中间的那个竹签好比是时间轴。穿在串上的每一个糖葫芦就是在这个点上的三维空间。也就是说四维时空就是在一条时间轴上串着的无限个三维空间的连续。五维时空不太好理解,五维时空就是四维时空时间轴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发出无限个时间轴。每个时间轴上又都有无限个可能。然后是六维 ..... 一直到10维或者更高维的时空。根据这种时空学多维空间的一个规律是高维空间可以兼容低维空间,但低维空间不能兼容高维空间。比如在一个桌面上放一个圆环,然后在这个环里再放置一个较小圆环。这个较小的圆环可以在大环里水平地四下移动。这就构成一个二维空间系统。在这个二维空间里要想将那个小环移动出那个大环而不把大环弄破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二维系统的空间障碍。如果在这个二维系统里加上一个垂直的运动方向,就变成了三维空间,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小环向上升起来,然后把它移走。当然在这个三维空间里小环也可以在大环里做水平移动。因为这个三维空间兼容了比它低的二维空间。但是在二维空间里的小环却不能做垂直移动。因为这个二维空间不能兼容比它高的三维空间。这是判断高维空间和低维空间的一个方法。那位神游老兄不能把外星人世界里的东西拿回来,跟这还不完全一样。他看到的世界在另一个维系里也许是三维的。但他用的跨时空工具是“跨时空屏幕”,是二维的。就好比是透过一层玻璃看那个外星人世界。他看到的外星世界再清晰,再真实也无法过去把东西拿过来。除非他把他的“跨时空屏幕”升级为“跨时空窗口”。“跨时空窗口”是三维的,他就可以把他神游的那个世界和他生活的这个三维世界兼容联通,就有可能把那边的东西通过一个跨时空虫洞带回来。这个虫洞显然和霍金所说的虫洞不一样,现代天体物理学家理论上的虫洞是在三维时空系统的框架里把时空对折起来,中间开个虫洞。而跨时空人实际应用的虫洞(跨时空窗口)除了这种同一时空中的虫洞外还可以把两个不同时空的维系叠加起来,中间用虫洞(跨时空窗口)连接起来。这在现代数学和物理学上是没有的。但它确实是个跨时空操作的一个基本常识,就像把一个花盆放到窗外的窗台上或拿进来一样。也就是说现代物理学和数学根本无法解释跨时空的虫洞现象。但为了和主流科学对话,也只能牵强附会地凑合一下。下面分别介绍。
单时空对折性跨时空虫洞
单时空对折性跨时空虫与霍金说的那种虫洞有点像。比如要把一个试样从A点直接传输到B点。跨时空人先要打开跨时空窗口(跨时空虫洞),在窗口里找到那个试样,然后再锁定个传输的终点B点,再然后进行跨时空操作,试样一下子就出现在B了。就这么简单和直接。
按照现代物理学的虫洞模式,跨时空人把含有A,B两点的同一空间对折起来,使点A和点B靠近或重叠。然后在两点间开个虫洞(跨时空窗口)把A和B点连通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单时空对折性虫洞,就可以在A和B点之间进行物体的传输了。当然要把宇宙飞船这么大的物体传输到遥远的宇宙深处仅靠人类目前的脑能力产生的虫洞还不行。
单时空对折性跨时空虫洞传输一般局限于三维空间内空间开放的物体传输。如果要进行突破空间障碍的传输有时就需要多时空重叠性跨时空虫洞传输了。
多时空重叠性跨时空虫洞
在前文《一,宋孔智的突破三维空间障碍的实验》中跨时空人主诉:“我用手(跨时空的手)把玻璃瓶的小孔扒开到比塑料片还要大,然后我摇动玻璃瓶,抖出了三枚塑料片。”就这个实验的跨时空操作来说可以有几种假设,其中之一可以是:在未来的无限个时间点里选择了一个可行的时间点,并从这点他进入了一个五维时空,然后在这个时空里的无限个可能性里选择了一个瓶口比塑料片大的可能。再然后把五维空间里的这个大瓶口的瓶子和现实空间里的小瓶口的瓶子重叠在一起,然后过跨时空窗口这个虫洞把塑料片经过五维空间的大瓶口抖到了三维空间的瓶子外边来。这就是跨时空活动中常见的另一种虫洞 -- 多时空重叠性跨时空虫洞。
无论是“单时空对折性跨时空虫洞”还是“多时空重叠性跨时空虫洞”都是以现在流行的多维时空数学模式进行的假设。它们还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所有的跨时空现象。
过去和未来
跨时空人除了要跨接空间外,有时还要跨接时间。比如要查讯一个过去事件,就需要访问过去的时空。由于过去的事件已经发生了,所以它唯一的可能性就那个是已经发生了时空,其它的可能性都被排除了。查询起来比较单纯。跨时空人直接去那个时空就可以了。准确率也较高。
但是要预测一个未来的信息就不那么容易了,你需要在未来的时间轴方向上的无限个时间点中选择你需要查询的那个时间点。然后在从这个时间点上所发出的无限个可能里选择你认为的那个可能。这听起来已经很复杂了。况且在未来时空的所有的点和方向的机会都均等。你怎样才能在亿万个可能中确定在哪个点上的哪个方向和哪个可能才是将要发生的事实呢?即便是对跨时空人大脑的超级混沌思维来说这也是个大难题。这就是为什么做精准预测非常的难。鲜有不错的。
跨时空学或与弦的理论
跨时空学中的多维时空结构是基于目前科学界流行的超弦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尽管有许多地方还对不上口,但为了交流方便,在跨时空学建立自己的数学模型之前,姑且全盘接受。
现实是真实的,但又不是真实的
俗话说:眼见为实。在前文中举例的“邵来圣的跨时空弯折铅丝实验”中监测人和录像一致证明跨时空人没有打开过盒子。更不可能用手弯折过那根铅丝。人证物证都在,这是个真实的现实。任务完成后监测人和录像都证明小季的手套上沾着暗盒上的黑粉和铅丝上的红色印泥,暗盒里的铅丝被按要求弯成V形。小季也主诉她在跨时空窗口里确实用手打开过暗盒,然后用手指把铅丝弯成了V形。人证物证都在,这也是个真实的现实。对我们这些生活在三维空间里的人来说那个跨时空人不可能即打过盒子又没有打开过盒子。这两个互相否定的现实不可能同时存在,必定有一个不是真实的。可是实验证明了这两个现实千真万确都是真实的。这也是跨时空现象中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多维时空中,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经历的现实到底是真实的还是不是真实的?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和我们的人生是真实的,还是不是真实的?修行人以牺牲一生的壮举所修行的东西究竟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
(接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