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w690/006rsOOPzy7C6EQ5mFhef&690
【动画全屏】
◎动画图文/天龍音画
http://s16/mw690/006rsOOPzy7C6EOqAxh6f&690
“迎春祝福”、“开门迎福”、“迎春接福”、“新春话福”,在我国传统农历新年到来之时,家家户户都将大红“福”字,喜洋洋的贴在大门上。人们还喜欢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运、福气、福星、福份、福祉、福至心灵、幸福等等,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民间的祈福文化由来已久,所谓祈福是指人们敬天拜神,希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运。
传统文化建立在正统信仰、伦理道德的基础之上,蕴涵着一种教人敬畏、感恩、为善、惩恶以及与天地、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念。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天地神明礼敬,对生命关愛和祝福。
我国自有文字以来,就有“福”的象形文字,“http://s14/mw690/006rsOOPzy7C6ETqsgZad&690”字在甲骨文中表现意义为“双手捧酒食奉于神主前”,这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含义是向上天祭祀祈求,敬拜上天,会带来无尽的平安和喜乐,这就是真正的福。
汉字福“http://s10/mw690/006rsOOPzy7C6EBQcS579&690”、“示”是祭坛的象形文字,多与祭祀神明、祈祷企盼有关,古代的人接近祭坛,是要得到上天的引领和神性的启示。后来这个象形字的意思引申为
“启示”,当用作左旁部首时,代表上天或神明;右边的字旁,解释为神所赐的一口田,也解释为每个人都有神所赐的一口田(良心田),表示人们虔诚信神,由神所赐福。每个人都有神所赐的那一口良心田。找回心里那一口田。福即至。
http://s11/mw690/006rsOOPzy7C6FH4hQeda&690
《左传》中讲:“福,佑也”,意思是神灵保佑,逢凶化吉为福;《左传庄公十年》上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这里福也是护佑的意思。《诗经》的雅颂中有“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君子万年,福禄宜之”;《说文解字》中说:
“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福”具体指什么呢?古人归结为五个方面,谓之“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仁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积德,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中国书法历来就有写“福”的传统,“福”字成为人们书法作品的重要内容。历史上文人墨客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福”的墨迹。楷、行、草、隶、篆诸体应有尽有,规格多样,内涵丰富。特别是在书法界早已流传着的“百福图”、“千禧图”
更是享誉中华,影响世界的佳作。清康熙帝写的福字,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康熙一生愛好书法,虽然他的书法极佳,却很少题字,也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康熙亲笔所书的这个“福”字笔法浑圆遒劲,并以“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加顶。由于这个“福”字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人们认为是鸿福无边、无边之福。
http://s6/mw690/006rsOOPzy7C6Fh0CcB15&690
每一个人都盼望得到福气和福份,趋吉避祸。但到底怎样才能得到真福呢?怎样的人才算是有福呢?古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意思是说天道不分亲疏,对所有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但行善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让善良的人做起事情来犹如神助。也就是说让人们多行善事,正如佛家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有不断的做符合天道的事情,感动上苍,才能得到神助。因此幸福与真诚、善良、无私为伍,它总是出现在有德行的人身边。
福与德紧密相关。德福,即道德与幸福,乃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所谓攸好德,是指生性喜好道德。德是行为主体获得幸福、避免不幸的重要途径之一。德福关系的理解,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人是否幸福由外在于人的天道或神决定。有意志的天道或神秉执公正,惩善罚恶。因此人们敬畏天命,懂得感恩、知恩、报恩,修明德行,增长福德。如《诗经》中强调修德配命,达到“配命”的价值目标,即与天的意志、命令相配,结果自然是获得“多福”。其次,尽管天道或神主宰着人的祸福,可以感知人德行的善恶,但是人人都可以通过修养德行来改变命运。美好的德行将保有上天赐予的幸福,无德的行为则导致福的丧失与灾难降身,人所遭遇的一切祸福皆非偶然。我国古语中有:“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祸由恶作,福由德生”。可见祸福之根源在于人之心。
唐代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在《福寿论》中说:“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福兮可以善取”,指福是从善那里修来的,行善积德,助人为乐,不仅可以使自己增长福份,还会福及子孙后代;如果一个人无品无德,为非作歹,邪恶欲念,“祸”也会随之而来,而无真正的幸福可言。所以无德即无福。传统文化提出德行为福的前提,倡导人要修德向善,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会促進幸福的获得,会有福德和福报。
http://s6/mw690/006rsOOPzy7C6FnbDtH45&690
自古以来,祈福、祝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 是人们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继续观赏下列精品音画】↓↓↓
|